第12頁 (第2/3頁)
鄧雲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八股文,兩文一詩,當天交卷。第二天有時學政還要提覆,即指名面試某人。然後還有複試一場。經過縣、府、院試三關透過,榜上有名,才能&ldo;進學&rdo;,作個秀才。
童生考秀才,在年齡上沒有限制,最小可以小到十三、四歲,大的也可以是五、六十歲。《儒林外史》一開頭寫的周進、範進,都是五十多歲老童生。周進是考不進秀才,別人湊錢捐了個監生資格進場考舉人得中。範進則是從二十歲考起,考了二十多次,直到五十四歲才考進秀才的。這些人幾十年中為了取得這個起碼資格,那八股文真不知讀過多少,寫過多少了。
考進秀才的人,前面談歲考、科考時,都已說過,這些人在原籍每三年中,就要參加兩次學政主持的八股文、試帖詩考試。如果遇到鄉試年分,到省城參加鄉試,考中舉人,那就算有了出路。如考不中,回到縣裡,繼續作秀才,還要繼續參加歲考、科考。如三次或五次不參加歲試、科試,便取消秀才資格。因而在此期間,還要隨時練習作&ldo;八股文&rdo;。一句話:清代秀才和八股文是結了不解之緣的。
秀才考舉人,謂之鄉試。鄉試三年一科,逢子、午、卯、酉年進行,為正科。遇萬壽或特殊慶典,加試一科,叫恩科。鄉試在各省城貢院舉行。鄉試日期在秋季中秋節前後舉行,各省日期一樣。八月初九為第一場(正場),考《四書》文三篇,五言八韻試帖詩一首。與試者初九寅時進場,初十下午開始出場。考生在試場內過夜。十一日考生休息一日,十二日再進場,考經文五篇。十三日出場。十五日再進場,考策問五道。考舉人由京城放正、副主考來主持,正、副主考有欽差身份,地方官總督、巡撫隆重接送,負責辦理考試事宜,各省都蓋有專門考試舉子的貢院,規模十分宏大。一般都建在城內東南方,內大堂、號舍、明遠樓等主要建築各省都一樣。只是號舍多少不同。各省正、副主考官,清初出身不限,康熙十年以後,從御史何之英請,專用進士出身人員。乾隆後,簡派正、副主考均經過考試,翰林院編修、檢討、庶吉士、各部侍郎、閣學、三品京堂均可參加考試,曰&ldo;大考差&rdo;。不過參試人員均各衙門保送,考差是御試,即皇帝主持,乾、嘉而後,多在圓明園正大光明殿舉行。考差初行時,結果名單公佈,稍後即密定名次,陸續簡發,先放邊遠省分,然後放鄰近省分,最後放順天府主考。御試考差及考舉人都與八股文有密切關係。林則徐嘉慶二十一年(公元一八一六年)放過江西副主考,在他的日記有詳細記錄,是最好的直觀資料,現擇引如下,以見考差、放主考、鄉試考舉人的全過程。當時林則徐已是編修(林嘉慶十九年三十歲時庶吉士散館以編修任用),五月初六記雲:&ldo;即赴圓明園,為次日御門侍班。是晚偕鈺夫、萊山於爪葛墩相宅,為十六日考差小寓。&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