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豆園張澤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已經習以為常、不會再去注意到的問題;
當然,如果我們覺得人成長是因為吃飯,便去長大,那就也太粗淺了;因為大自然完全可以不讓我們人類存在,大自然完全可以將人類變成塊能夠流動的石頭,流到哪裡,便固定在哪裡;
而如果靠吃飯可以成長,那我們還擔心什麼老去,那既然一切都可以自己做主了,為什麼還不能夠控制衰老;顯然很多時候,那些所有我們一直以為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和答案,而就更像是一套從不同角度對待問題的說辭;
因為我們大致是太懂得如何以偏概全、從不同的角度、或思維立場去闡述問題,所以才會“缺角”,而難道,對於這種再自然而然、已經不會被當做問題的問題,就也只能夠去用神學、去用“造物主”三個字、用不笑不足以為道等的方式來解釋一切我們的不懂和未知嗎,顯然這些都是很難被部分人所接受的。
其這也不是什麼上帝能不能創造出一款他自己都無法搬動的石頭之類的問題,而也不是什麼唯心、唯物等等一大堆需要記憶和理解、區分半天的概念,而是要我們真正的去能夠了解什麼是“自然”,什麼是“自性”;
而我們普通人還無法在具有慣性、重力等的情況下,抬動自己所製造的重型工業機呢;這又怎麼說,因為這種事情我們不開掛、不去開動自己的腦筋,不具有愚公移山、夸父逐日般的等等堅定信念和精神,是誰也來不了的;
我們把上帝當成一種固定不變的事物,把萬能也當做了一種全面永恆的東西,其思維的起點就是沒有站在世界及這種事物“本質”的角度上去進行討論,而就還只是利用結論性的描述“名可名”的去進行了反駁;
非物者無物,即我們不是這一類事物,便就根本不會懂得它們的那種“變與不變”的狀態;而只能是依靠我們自己的感知去大致對它們進行理解。
提出“萬能”的這一觀點,即就是因為我們發現了許多的事物不是“萬能”的,這都是一陰一陽謂之道般的結論性說法。
即,所有我們能夠提出的問題,都是站在“名可名”般的角度上糾結出的;而自然卻也一直都會沿著它自己的腳步前進;
但如果是這樣,那我們便還有沒有必要去做這種發現和“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問題重要”的論點嗎?
答案顯然是必要的;
因為“名”是可以“名”的,並且是“非常”能夠去“名”的;其是非常值得我們去繼續探索和解除事物的迷象;
要破象立道,明確世間的過去未來;
是要有那種能夠在迷象中繼續前行、破除一切迷象的力量;其便就是自然,“發覺或自覺”我們那種能夠解決、突破這種問題的能力;而其則更在於我們弄懂世間的本質。
所以,即,千萬不要覺得大自然是能夠和我們一樣立刻給出例如一加一等於二、什麼怎麼樣等等別人已經有過定義性答案與結論並教給你的道理;
其道、天地、大自然等等都是因其不生而長生般的恆久存在,其所有的過程都是要透過自己實實在在、真真切切、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所以,在這裡,我們便不再是把“自然、自性”等世界性的構成問題拋給上帝、或是上帝之子;為什麼要把疑惑留給別人,我們可以請教別人,但終究都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不是什麼變、不變的問題,或是“做與不做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因為這已經是站在二元性思維角度上無法解釋的問題;即,因其所有的思維,包括我們所得知的現有自然科學,都為:主客體“名”可“名”般的思維方式。
舉個例子,人為什麼生長,是因為腦垂體、骨齡、生長激素和營養;而衰老則又是因為……
可以看出,其科學可以幫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