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嘉慶登基 (第1/5頁)
米洛店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廣興笑道:“阮大人多慮了,太子殿下從未想過,讓阮大人回報什麼。只是阮大人這般國士,若不盡心相待,那豈不失了人心?哈哈,聽說阮大人新定了親事,對方是衍聖公家的千金呢。太子殿下也告訴下官了,來年阮大人成婚了,只管儘快上報,封贈誥命之事,絕不會誤了阮大人。其實這樣,阮大人來京城做官,倒是也方便了不少。這西華門之外只一二里路,就是京城的衍聖公府,阮大人回了京,便先住在那裡,朝廷裡有了事,辦起來也快些。”
聽到這裡,阮元終於清楚,顒琰這次讓廣興前來,其本意應是讓自己留京任職,一時間也有些猶豫,只好先道:“廣主事,在下已任了浙江學政,太子殿下的登基大典之後,在下便要南下了。這留京任職之事,怎麼說也要三年以後再行商議吧?”
“這個不難。”廣興笑道,只覺他言辭神色,都似提前預料到阮元想法一般,從容不迫。“太子殿下若是登基了,這自然也是要提拔新銳之才的。太子殿下原本就熟知阮大人,待到明年,便另擇一人去浙江做學政,將阮大人留下,又有何不可?只是下官聽說,阮大人為官只有七年,或許資歷是淺了些,想進軍機處,還需要一番功夫,不過既然太子殿下有意,阮大人也不急在這一時,是不是?至少下官看著,未來軍機處裡,總是有阮大人一席之地的。”
聽到這裡,顒琰心意,阮元已清楚了八九成,想來顒琰做太子,也只有四個月,很快便將成為新帝。可他之前十餘年潛邸生活,與外臣結交有限,這時也自然只能先挑熟識之人加以重用。顒琰熟識大臣不多,阮元是其中之一,所以顒琰想將他留在京城,或許也是為了未來對抗和珅之用。
“太子的授業之師是朱恩師,朱恩師向來不曾屈膝於和珅,想來丙午年後,恩師便被調離京城,至今還只是廣東巡撫,我這個做學生的,官品都快趕上他老人家了。這裡自然也有和珅的緣故了,是以太子即位,必然要選用親近,與和珅抗衡,若我真的留在京城,這抗衡和珅之任,也就非我莫屬了。可眼下的我……”
想到和珅,阮元也意外想起了與和珅抗爭不屈的武億,也想起了那日離別之時,武億對他說的話:
“……這朝廷,這天下,將會有一番大變動。也或許,這番變動,眼下已經開始了……你也好早日有了這個準備,到時候若是真有了變動,也當順勢而為。或許,朝廷懲惡鋤奸的最關鍵之處,便是你的動向了……”
而錢大昕也對他說過,自己鄉試座師是朱珪,會試座師是王傑,可翰林教習卻是和珅。又兼自己已是二品學士,來年將與衍聖公府聯姻。這樣想來,日後自己的影響力,無論如何,都會與日俱增,很可能會被顒琰與和珅同時盯住。自己自然不會與和珅共謀,但這幾年來,也沒做過得罪和珅與其他和珅黨羽的事,說不定和珅還會想著籠絡自己。而他一旦得知顒琰已經搶先一步用了自己,也很可能立刻翻臉,對自己處處打壓。
所以,若是眼下同意顒琰留在京城,只怕自己很快就會被捲入這場鬥爭的漩渦之中。而且,自己雖已在山東有了些實幹功績,可相比於二品要職,這些功績依然不夠,若是自己在京中被人盯上,僅憑實績不足這一條,就很容易被人限制,處處無所作為。這樣想來,與其這個時候答應顒琰留京,還不如先去杭州三年,做好更多準備。
想到這裡,阮元也對廣興道:“廣主事,太子殿下一番心意,在下已清楚了。只是,在下以為,在下既然已經得了浙江學政的實任,便應先做完這三年學政。太子殿下這番心意,只恐在下難以承受,還望太子殿下和廣主事見諒。”
廣興笑道:“阮大人,這樣說就言重了吧?阮大人是覺得京官清苦,不如外官自在嗎?其實阮大人大可不必這樣想,阮大人應該知道,來年您和衍聖公府結了親,那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