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前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ip;&rdo;王易低聲嘟噥了一句。
&ldo;二少爺,我們這個莊上總計有三百餘口人,大多都是男丁,所以授田比較多,&rdo;對於自家少爺問詢這些雜事,王寧很樂意回答,把他所知道的都告訴了王易。
&ldo;我明白了!&rdo;王易點點頭,他知道唐初的土地政策,丁男及十八歲以上的中男每丁授永業田二十畝,口分田八十畝,年老及殘廢者口分田減半,女子也有一定的田畝授分。他不知道現在這些田產是永業田還是什麼的,但莊上有三百多口人,按律能分到的田畝應該不會少的。
從歷史所記載上看,唐代以寬一步,長二百四十步為一畝,有人進行過計算,唐代一步約等於一點五米左右,一畝田地的面積約等於五百五十平方,與後世時候一畝相差並不是非常懸殊,上萬畝的田產,若是集中在一塊近圓分佈的話,還是挺壯觀的。這麼多的田地,所產出應該頗巨,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想到自己是掌管這個莊子的&ldo;主人&rdo;,名下有這麼多的田產,雖然說還沒弄明白為何名下會有這麼多產業,王易還是有一些得意湧上來,剛剛穿越來大唐,竟然就成了一個家底非常殷實的&ldo;大地主&rdo;,不需要去考慮什麼生存問題,實是一種幸運。
王易壓壓有點起伏的心情,沒再說什麼,繼續往前走,走過這座橋,再沿著河邊的一條小道走了一段,站到一個稍高的土坡上停了下來。
站在這個位置,可以看到莊子兩側的一些高高低低的山頭,在粗粗地看了幾眼後,王易驚異地看到,離莊子兩側約一兩裡地的地方,還有幾個挺小的村落,只有幾戶人家,這幾個小村落正好處在出莊道路邊上。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