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與倫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且吸入一次,可以維持一年多的時間不用呼吸。”
靠振動感受聲音的存在,倒是一個奇怪的方式。
氮氣在宇宙中好像並不稀缺,藍星太陽系很多星球包括衛星的大氣內都有氮氣,比氧氣容易獲取多了。
而且吸一次頂一年,不得不說,這種種族的生存能力是真的強。
“現在飛馬星內還有多少飛馬人?”
週一白打聽道。
從衛星影象來看,整個星球的建築好像並不多。
而且飛馬人大部分是居住在地下的,很難看出來他們實際有多少人。
“經過計算,飛馬星內的飛馬人一共有2300萬左右,另外還有十萬左右的飛馬人,在附近一光年內的飛船或星球中。”
“才那麼少?”
週一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是因為他們的壽命太短的原因嗎?”
一個延續了長達十億年的種族,到現在竟然只有幾千萬人而已。
這還不如面臨末日的阿爾法星人啊。
雅倩解釋道:“並不是,這些飛馬星人的平均壽命其實還挺高的,按照你們的計算方式,活個一千年沒有任何問題。
導致他們人口少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他們的母星出現異變後,大部分的飛馬星人其實並沒有逃出來。
其次是他們的獨特生育方式,導致他們的種族數量一直上不來。”
“獨特的生育方式?”
,!
“是的,飛馬人身體的主要構成是矽晶,他們沒有性別區分。
每一個個體一生最多隻能分裂出兩個新的個體,且在完成分裂後,主體就會迅速走向衰老和死亡。
所以分裂新個體,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這就導致了大部分的飛馬人並不願意冒著生命危險,或減壽,來繁衍下一代。”
“可他們的文明等級已經如此之高了,用科技的手段繁衍後代,這應該不成問題啊。”
週一白躺在沙發上,欣賞著那顆不怎麼漂亮的星球。
藍星那點技術水平,就能進行克隆等技術。
那對於遠超藍星水平的飛馬星人來說,這種技術應該也不成問題才是。
“他們的文化和信仰不允許他們進行任何改造身體的研究和實驗。
在數億年來,他們生存的星球中,就只有他們一種生物存在,也沒有其他樣本供他們進行改造實驗。
不像藍星,你們還可以拿小白鼠或者羊來做實驗。
加上根深蒂固的文化枷鎖,所以一直到現在,他們也沒有利用科技技術解決身體缺陷的問題。”
看來這些矽基外星人雖然在適應環境能力和交流速度方面比身為碳基生物的人類強很多。
但在文明發展速度和傳宗接代上,卻遠遜於人類。
所以說造物主有時候是公平的。
要不然以這些飛馬星人適應環境的能力和超長壽命,經過十億年發展,種族早就遍佈整個宇宙了。
:()我在異界做生意,被國家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