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1 歷史只能由朕來寫 (第1/2頁)
大千飛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範碩等人微微一怔,沒想到皇帝會問這個問題。
柳思行說道:“據臣所知,多是一些仕途失意的文人,或是前朝隱退的官員,有在暗中編纂史書。”
李昭目光一凝,語氣重了幾分,“此類人多嗎?都是哪些地方的人?”
“臣無能,具體有多少人?又或是來自哪些地方,臣確實不太清楚。”柳思行低頭道。
“哦?原來你全都不清楚。”
李昭微微眯起雙眸,深邃的眼底閃過一絲寒芒,猶如捕食前的猛獸。
僅僅是一個眼神,便讓大殿內的空氣瞬間凝結。
眾人心中一緊,大氣都不敢出。
李昭心中生疑,覺得柳思行或許是預感到了某些事情,故而裝作一無所知。
柳家是江南傳承百年的名門望族,他估計柳思行多少有些顧慮,生怕此事會影響到家族的聲譽。
李昭沉默片刻,神色愈發冷峻。
他緩緩開口道:“朝中自有專人編纂史書,且史書之撰寫,當遵循正統,為朕之江山社稷記實,為後世留正言;民間私自編纂史書,實乃亂象,朕對此甚是厭惡。”
“陛下英明!”眾人連忙道。
李昭接著對範碩道:“紫薇閣要儘快擬出一個具體章程來,日後,民間若再有妄為者,應嚴懲不貸。”
“臣深知事關重大,定不敢有半點鬆懈。”範碩恭敬道。
馮寧緊跟著道:“陛下,臣以為,除了嚴禁民間私自撰寫史書;像那些,動不動就打著以文會友或是講學的名義,公開議論朝政的人,亦應加以管制。”
李昭頓時眼睛一亮。
褚子清和範碩詫異的望了眼馮寧。
出身昭武軍的馮寧,向來高度忠於皇帝,並不太在乎外界對他的看法。
李昭旋即讚道:“愛卿此言甚是有理,妄議朝政者,實乃居心叵測之人。”
“臣執掌吏部,深知某些人自視清高,冥頑不化;尤其是那些所謂的大儒,或是自稱不為名不為利的隱士,表面上是不想當官,實際上是覺得陛下給得官太小,真乃虛偽至極。”馮寧殺氣騰騰道。
李昭聞言,目光冰冷如萬年寒泉。
他端起茶杯抿了幾口茶水,語氣看似平常道:“有哪些人啊?”
馮寧躬身道:“臣隨便舉個例子,岳陽名士張高逸,此人年過五十,在當地素有名望;此人最近寫了首詩,詩中有這麼一句話:心歸寧靜悠然處,笑看風雲任逍遙。乍一看起來,顯得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然而,就在前年,他還託人給臣送了封信,迫切希望能到長安做官。在被臣拒絕後,還妄圖花錢買官。”
“呵呵......。”李昭意味不明的冷笑兩聲,聲音讓人不寒而慄。
範碩面色異常的凝重。
他總覺得事情好像脫離了原本的方向。
其實,在去年的時候,範碩就隱隱感覺到了,隨著皇帝基本上一統天下,除了對後宮嬪妃的約束依舊鬆散,在其它方面,卻變得愈加嚴厲起來。
範碩為人睿智,怎麼可能看不出皇帝真正的目的。
皇帝的命令,他全都一一照辦了。
但心中仍有些許的不安。
不過,與之不同的是,皇帝在對待高水平的匠人,以及醫者方面,態度卻較為溫和且重視。
在洛陽舉辦匠人大賽,以及在各地興建官方醫館等事情,又讓範碩覺得,皇帝好像還和以前一樣,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李昭此時掃了一眼下方眾人。
“眾卿今日來找朕,所為何事?”
柳思行沉聲道:“陛下,關於陵寢的選址,工部已經選好了一處地方,位於洛陽城北,郟山的一處山腳下,此處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