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小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狀元!”
“我滴老天爺,你怕是真不知道狀元是隨手可得的。要不是看你有幾分才智,我才懶得搭理你,今兒我心情好,我就好好的把這個事兒給你捋通了,免得以後出門被人笑話。”
從王彥的口中,顧言得知科舉一共可分為四級,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院試可以考出童子和秀才,到了鄉試在考出來的就是秀才和舉人,在往上的會試就是舉人和貢士,然後就是殿試,透過皇帝的選撥確定狀元探花榜眼。
而且王彥還說了光是第一關的童生就能讓很多人鎩羽而歸。
童生需要考五場,八股文,試帖詩,經論,律賦,策論。這五個考完了還不算,還有個府試三場,這鄉試和府試都過了才是童生。
院試三年兩試,被錄取的,也就是考過的才能稱之為秀才,而且每個縣最多隻錄取三十人。
顧言聽的直咧嘴,這壓力真是無比巨大,看來這次是莽撞了,原本以為是直接考試就行,誰知道還有這麼多道道,果然是盲目無知害死人啊。
可轉念一想,顧言又覺得豪氣頓生,前世學問低主要原因就是認為讀書無用,被那種不讀書也能當老闆的雞湯給迷惑了,沒有好好聽老師說,總是覺得老師太囉嗦。
老師讓我好好學,我總是反著來,總覺得是在害我。
可這一世就不一樣了,上輩子已經經歷過,這一次怎麼也要努力學習,怎麼也得拼一拼不是?
顧言緊緊的握著拳頭,看著王彥認真道:“任他塵世多喧囂,靜我凡心立功名!”
王彥以為顧言膽怯退縮,未曾想卻變得豪氣頓生起來:“得得得!你先做會夢,我回去休息了!哦對了,書樓裡面的書看完後要記得還,記得不準帶回家!”
自從和王彥那一次深聊之後,顧言就成了唐舉人最‘討厭’的人,每天準時的敲門,準時的老師好。
然後笑眯眯的搬好座椅板凳,給唐舉人倒好熱茶,這一老一小就要上課。
唐舉人打死都沒有想到自己快要老死的時候會有一個弟子,而且這個弟子特好學,也特別的有天賦,老懷開慰的同時也難免暗自神傷,土都埋到了脖子底下了遇見了得意弟子。
每每在顧言連續追問中,他都覺得精力不夠,有些問題需要思考半天。
雖時常打趣自己的這個弟子好學的過分,可每每遇到顧言問的問題他都傾囊相授,出去做客的時候唐舉人也會把顧言待在身邊,並誇讚顧言為他的得意弟子。
在跟唐舉人這段時日,顧言陪同參加各種酒局,認識了不少人,如解縉,董倫,還有被死後諡號為文正的方孝孺等很多的朝廷大臣。
之所以有這樣的機會,主要還是因為燕王的攻勢越來越猛,這應天城的民心也越來越不穩,所以當朝的官員在每隔一段時日都會邀請應天府的豪強士紳參加酒會。
一是獲得支援,二是穩定民心,三是從他們的口中獲得近期城裡的動向。
唐舉人是個舉人,年紀又大,每每坐最後或者最邊上。
顧言呢,名義上是唐舉人的弟子,實際扮演的就是個書童的角色,每每要麼站在門外,要麼就跟其餘家丁一定蹲在偏房。
也正為此,顧言才見到了方孝孺,說實話,一個很帥的中年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