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第2/3頁)
劉憶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把前四號的談判結束下來。52
其實,在日本提出&ldo;二十一條&rdo;半個多月後,袁即透過專辦秘密外交的蔡廷幹,將此事透露給了西方。2月11日和15日,英國記者端納(後曾任張學良和蔣介石的顧問)和袁的政治顧問莫里循就先後將條約全文傳達給了《泰晤士報》和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53。訊息的透露很快就產生了應有的效果。美國國務卿布賴恩3月照會日本駐美大使,認為日本提出的條件與其過去所做出的關於中國主權的宣告不相符合,美國在原則上&ldo;反對日本有關山東、南滿、蒙古東部的要求&rdo;;同時,美國&ldo;對一個外國在政治上、軍事上或經濟上對中國行使支配權力,不能漠不關心&rdo;,日本的這些提議如果被接受,&ldo;就會排斥美國人,使他們不能平等參加中國的經濟和工業發展,並限制了中國的政治獨立&rdo;。美國的政策&ldo;是要維持中國的獨立、完整和商業自由,並保持美國人在中國的合法權利和利益。&rdo;在日本以最後通牒的方式強迫中國簽訂協約後,布賴恩國務卿於5月11日再次照會中、日兩國政府,宣告美國&ldo;對於中日兩國政府間已經締結或行將締結的任何協定或約定,凡有損害美國及其在華公民的條約權利或中華民國政治或領土完整,或通稱門戶開放政策的國際對華政策者,一概不能承認54。&rdo;
美國的介入無疑是對日本的重大壓力。日本只得否認第五號要求的存在,並匆匆結束了條約的談判,它原來的企圖只實現了少一半,而把中國變為像朝鮮那樣的保護國,以便將來加以吞併的陰謀完全失敗,大隈內閣後來即因此而倒臺。從此,美國被日本視為實現自己在中國和東太平洋霸業的最大障礙,從這個意義上來說,&ldo;二十一條&rdo;可以被視作未來太平洋戰爭的遠因,在那次戰爭中,中美最終結盟,徹底擊垮了日本的帝國迷夢。
第四,扶植張作霖作為關外的政治強人,以此阻遏日本對東北的滲透和控制。讀民國初年那段歷史,常令人感嘆扼腕,國家內亂不止,國勢危殆,西邊的新疆和東邊的滿蒙分別被沙俄和日本這兩個強鄰所窺伺,它們之所以今天還屬於中國,不能不承認當時一西一東兩個強人的柱石作用,西邊的強人是新疆的都督楊增新,東邊的強人是東北的張作霖。
楊增新(1863‐1928)字鼎臣,雲南蒙自人,光緒十四年(1889)進士。歷任甘肅中衛、天水縣知縣,河州知州,甘肅武備學堂總辦、候補道,新疆陸軍學堂總辦,阿克蘇道、鎮迪道道尹,新疆提法使(即官制改革前的按察使);1912年由袁世凱任命為新疆都督。楊在政治上親北洋,&ldo;終袁世凱之世,他是擁護袁世凱的&rdo;,&ldo;他每次提起袁,總是以&l;項城&r;相呼,認為&l;項城&r;在世時對新疆的一切措施是諒解並且支援的,比起後來的黎(元洪)、段(祺瑞)好得多55。&rdo;楊增新雖是進士出身,卻並不迂腐,而是奉行黃老,善於以術馭人。在新疆當時極為複雜危險的局勢面前,他能敉平內亂,潛消反側,挫敗沙俄分裂新疆,攫奪領土的種種陰謀,表現了出色的領導才能。1916年,他妥善處理了自俄國逃入新疆的三十萬哈薩克和吉爾吉斯難民問題;此後又解決了竄入新疆的四萬多白俄軍隊造成的危機;他還完成了伊黎、塔城和阿爾泰改隸新疆的行政改革。與一心進關爭雄,逐鹿中原的張作霖不同,楊寧可固守新疆,決不介入內地的紛爭,他奉行的是&ldo;小國寡民,無為而治&rdo;的方針,他在督署大堂上題寫的一幅對聯頗可反映其固境自守的心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