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紅人高某 (第1/2頁)
賀蘭踏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郗山位於微山縣夏鎮東南二十里,離沙溝車站僅十里地,南面與微山島隔水相望。
郗山的確是一座山,但只是一個海拔僅有 66.3 米的獨立丘嶺,山的西邊有中國除鄂爾多斯之外的第二大稀土礦,山下是自然形成的村落,名字也很自然地叫做“郗山村”,古運河從村中旖旎穿過,給村子平添了一份嫵媚。
而郗山的由來,則要追溯到晉代,在郗山西北坡有一座很大的墳墓,叫“郗公墓”。郗公墓前有一座石碑,上書“太尉郗公鑑之墓”,相傳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手筆,由於後人管理不善,現已被夷平。郗山北排灌站壓水池西南角還有被毀墓碑的兩殘塊,可見“郗公鑑”字樣,至於是不是王羲之的字,現已無從考究。
墓主人郗鑑是濟寧金鄉縣人,少年時家中貧寒,而為人聰慧好學,以儒雅著名鄉里。東晉元帝司馬睿時期,郗鑑被詔為龍驤將軍兼兗州刺史。司馬紹登基後,又升他為東騎大將軍,督都徐、兗、青三州軍事。咸和四年,郗鑑協助平定了祖約,蘇峻的叛亂,司馬紹加封他為太尉。
這裡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典故:郗鑑有個女兒,一直被視為掌上明珠。郗鑑與丞相王導情誼深厚,又同朝為官。一天早朝後,郗鑑就把自己擇婿的想法告訴了王丞相。王丞相說,那好啊,我家裡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裡任意挑選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誰,我都同意。
郗鑑就命管家帶上重禮到了王丞相家。王府子弟聽說郗太尉派人覓婿,都仔細打扮一番出來相見。尋來覓去,一數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領著郗府管家來到東跨院的書房裡,就見靠東牆的床上一個袒腹仰臥的青年人,對太尉覓婿一事,無動於衷。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對郗太尉說:“王府的年輕公子二十餘人,聽說郗府覓婿,都爭先恐後,唯有東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著若無其事。”
郗鑑說:“我要選的就是這樣的人,快領我去看!”郗鑑來到王府,見此人既豁達又文雅,才貌雙全,當場下了聘禮,擇為快婿。這“東床快婿”就是後來被人稱為“書聖”的書法家王羲之。郗鑑晚年病重時囑咐家人道:“吾一向崇敬仁者的微子,智者的張良和軍家之傑的目夷,離他們的墓地不遠有一風景秀麗的小山丘,地處徐兗之間,歷為吾供職轄區,吾死後就葬於此。” 王羲之還為其岳父撰寫了流傳千古的碑文。此後,這座無名的小山丘就被命名為“郗山”了。
郗山作為南去微山湖,東至津浦鐵路的交通要地,本不是一個游擊隊隱藏的理想場所,因褚雅青的通訊員林登海姥孃家在此地,又因沛滕邊縣,滕八區的區長殷華平也是郗山人,群眾基礎較好,孫伯龍,邵劍秋在朱陽溝突圍後,選擇了在此地修整。
臨城的日軍很快嗅到了味道,高崗為了讓他新拜的仁兄弟高鳳坡沒有退路,便命令他帶領保安團,配合韓莊的中隊長齋藤次郎掃蕩郗山。不料,孫伯龍邵劍秋神出鬼沒,使得高鳳坡和齋藤次郎撲了個空。
高鳳坡忐忑地站在高崗的辦公桌前覆命,本以為會被高崗大罵一通,高崗卻一反常態地和藹可親。老鬼子笑著對他說:“大哥,‘毛猴子’行事向來神出鬼沒,沒抓到人,不怪你。我們應該像親兄弟一樣,不相互猜忌。我們大日本帝國和中國本就是同文同種,建立‘大東亞共榮’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本來我以為“毛猴子”已經被我的行動嚇破了膽,不再敢跟帝國作對。但是,就在昨天,沙溝北面的兩輛火車頭被人扳了鐵軌,直接撞廢了,臨城又丟了幾批糧食,看起來,雖然我們的‘別動隊’緊盯著各個地方,但是‘毛猴子’還在秘密活動,一定還有人在秘密幫助他們。他們都是本地人,可以隨時藏起來,這樣下去,太被動了。”
高鳳坡趕忙點頭附和:“司令,最可恨的就是那些兩面派的鄉長,保長,他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