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未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現在她能這樣開心,定是周姐姐的功勞。
小少年林茂恭恭敬敬給姝眉深深一揖,用唇語:謝謝姐姐!
姝眉也用唇語:外道弟弟!
今天大朝會,沉寂了近三年的周家再次名聲鵲起。
首先令人驚慕的是三爺周紀秋,剛一出孝期就被皇上親提為工部正五品郎中。
要說三爺周紀秋怎麼會得了如此大的聖恩,還得從去年鳳陽府大旱說起。
去年鳳陽的旱災十分嚴重,大旱勢必引起饑荒,處理不好甚至會發生民亂。
正當弘治帝加大人力物力抗旱救災時,在家守母孝的周紀秋委託其女婿楊毅上書,摺子上雲:由其長子周霖從海外引進的一些作物,如:甘薯、馬鈴薯等。
透過周紀秋兩年的研究種植,已經可以大量推廣,這些作物極耐乾旱,對土質要求不高,產量卻很高,生長期短,特別適合災後補種。
他願獻上自家所存這些作物種子支援災區,並提供技術指導。
對此弘治帝甚是欣慰,只是對這些外來的東西還是有點懷疑,不知是否適合在本土生長。
周紀秋不僅把自家的物產無償捐獻,還購買所有跟隨他種植的鄉裡鄉親家的存量,由其幼子周霽帶懂種植的家人一併送往災區。
結果種植非常成功,讓災民們順利度過災荒,極少有餓死和逃荒的現象。災區境遇竟不比非災年差太多。
替父救災的周霽從一開始就聽從姐姐姝眉的勸告,打著皇恩浩蕩的旗號。
還在救災過程中宣傳皇上聖明開了海運,才有了這些外來作物。
又是在皇上大力支援下試種和推廣。
現在皇上不僅開倉放糧授之與魚,還授之以漁為災民來年考慮,真乃曠世明君云云。
經此宣傳,災民們無不對皇帝感恩戴德,還有文人雅士寫了不少為弘治帝歌功頌德的詩詞。
災年沒發生饑荒和民亂,還給自己贏得了一大票民心。
弘治帝真是龍心大悅啊!
尤其對周家的知情識趣灰常灰常滿意。
對以前周家得罪他皇弟的芥蒂早就煙消雲散。
連帶對那個曾被他視為「小毒婦」的姝眉印象都有很大改觀。
弘治帝可清楚的很,周紀秋確實研種了不少外來作物,但是像西紅柿、長壽果這些卻不是他研種的,這些作物這次雖不能用於救災,卻成了皇家的特供。
尤其那個長壽果,以後一旦廣泛種植,是極好的產油作物。糧油問題一下子都解決了。
而這些則是來自於那個「小毒婦」的陪嫁莊子,她居然不攬功,都把這些功勞歸到她爹名下。
倒也算個明理賢良的。只是苦了他那個痴心弟弟,唉!有緣無份啊!
所以周紀秋一出孝,弘治帝便親批給他加官進位,還賞賜大量的財物以示嘉獎。
甚至還想賜親去救災的周紀秋幼子一個功名。
可惜那小子果然是有周家人的一根筋,居然請其父代為婉拒了,說是代父行事不敢居功。
哼!當朕不知道,他是認為走科舉是憑真才實學,比御賜的更硬氣?!
第七十三章 父子加官 周霖議親
對這麼大的皇恩,周紀秋雖然有些誠惶誠恐,但心裡已經計算清楚:長子估計還得在廣州府連任三年,他就先在工部幹三年。
一旦長子回朝他便辭官,回家侍奉老父,和妻子兒孫享受天倫。絕不貪戀權勢,因勢大引聖上猜忌。
周紀秋心裡怎麼想別人是不知道的,只知這個大朝會成了他們的父子秀。
沒錯,除了周紀秋這個當爹的守制三年,回來居然連竄四級。
他那個被奪情的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