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倒是若有所思。
“雖說諸位沒有見到過,不過,也不難理解。諸位每天操心著工廠中大大小小的事,但是,若真要論每天的體力勞動量,諸位比起廠中的工人來說,怕是遠遠不及吧?如果按照諸位的理論,廠中的工人拿到的工資,應該比諸位還多!可事實如何呢?諸位都心知肚明。諸位雖說沒有付出具體的勞動力,但你們所付出的腦子裡的知識和力量,是那些只能夠透過體力來獲取報酬的人所遠遠不及的。對於我們的工廠來說,也同樣是這個道理。掌握了技術和知識,才能夠掙大錢,才能夠在交易談判中掌握真正的話語權,才能夠不被時代拋棄。”
他的這一番話,簡直震耳發聵。
底下的老闆們能夠混到今天這個地步,自然沒有一個是蠢人。聽著蔣智斌的話語,他們也在不斷深思。
在這場談判中,蔣智斌為他們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他們真切的意識到,想要賺錢,再按照以往的那種模式運作下去,跟在洋工廠和顧氏工廠的身後撿漏,恐怕是不行了。洋工廠不必多說,絕對是最大限度地壓榨他們的勞動力。而顧氏工廠儘管給的價格還算公道,但人家已經明確表示,只按照市價給他們報酬。
如果不創新,他們就只能夠跟在顧氏武器廠身後吃他們的殘羹冷炙。唯有創新,才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可是,創新又談何容易?
作者有話要說: 麼麼噠,大家晚安~( ̄o ̄) 。 z Z
第42章 踐踏
先時,整個華國都跟在洋人身後,追逐著他們的技術。不是沒有人想過要迎頭趕上,一雪前恥,可是,技術上的落後,又豈是隻憑著一腔熱血就能夠化解的?如今,顧氏工廠橫空出世,打壓了洋工廠的氣焰,這個問題,卻以一種更為不可忽視的形態橫亙在眾人的面前。
他們究竟應該如何做?怎樣才能為工廠贏得未來?
透過這一番談話,他們已然明白,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他們在技術上不能夠進步,想要指望別人大發善心,提升他們的報酬,是不可能的。
蔣智斌說出這番話的本意只是和平結束這次談判,並沒有其他的意思。不料,他這一番言論,引起了在場諸人的深思,就連他自己,思維也隨之發散了開來,一種使命感與責任感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他覺得他該做些什麼。
誠然,現在顧氏工廠的發展態勢很好,政府看重,英美兩國的合作伙伴交相稱讚,據說產品經由美國之手轉賣到其他的國家後,反響也都不錯。可是,只是這樣,他們就滿足了嗎?他就滿足了嗎?
蔣智斌知道,到目前為止,顧氏工廠能夠發展到如今的地步,有一大半都是顧舒晗的功勞。而他們這些留過洋、接觸過最為尖端的技術,自詡為進步青年的人,卻反倒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
儘管現在看還不太明顯,但蔣智斌心中明白,現在的顧氏武器廠,乃至整個工廠,還是沒有跟上顧舒晗的步伐,哪怕顧舒晗本人放慢了腳步,竭力配合,哪怕她鼓勵創新,且這個策略迄今為止在顧氏工廠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可是,還是不夠。現在最為尖端的技術,還是顧舒晗一個人所研製的,他們別說創造,甚至連完全理解,都不能夠做到。
一個廠子想要長盛不衰,不斷的革新技術,是非常必要的。要居安思危,不能滿足於現狀。就算顧氏工廠在國內目前沒有競爭對手,不代表國外也沒有。如果他們因為現在取得的成績而沾沾自喜,遲早會被人超過。
他方才對在場的工廠主們說了那番話,其實對於他們自己而言,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作為顧氏武器廠的廠主,他真的有必要再做些什麼。
而站在一個華國人的角度上,他所思考的東西不免又多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