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法月綸太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有遺憾的事了。
你把已經空了的杯子放回桌上後,便直接仰躺在地板上。你的兩隻手相疊在腹部上面,然後好像要把滲入房裡的晨光從自己的眼中拔出去一樣,慢慢閉上眼睛。
安靜。
你專注傾聽著自己深呼吸的聲音,沒有感覺到恐懼,也沒有感覺到幻滅,只是靜靜地等待睡意漲滿的時刻……
……不對。
你因為自己的叫聲而醒來。那是夢。在睡眠中醒著的人不是你。可是,你仍然在黑暗的深處。物體的形態黑黝黝地看不清楚輪廓,一坨坨的沉在彷彿深海的黑暗中。和夢中一樣的是,你仰躺在地板上;和夢中不一樣的是,你覺得呼吸困難,全身冒汗,像病人一樣全身發抖。
你很惶恐。剛才做的夢並不是第一次夢到的。你總是從同樣的場面開始,在同樣的地方醒來。你非常清楚地記得以前反覆作過的夢。那時幾乎每天晚上都會陷入相同的夢魘,但是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再作那個夢了。你被不安追趕著,雖然已經醒來了,卻覺得好像還在夢中,心臟劇烈地跳動著。只是,那樣的不安和夢是不一樣的,這也是你還活著的證明。你站起來,好像在玩抓鬼遊戲似的,手在空中摸索著,然後終於開啟了電燈。光芒瞬間充滿了室內,你有點暈眩地揉揉眼睛。
看看時鐘,你明白現在不是黎明前的時間,而是接近黑夜的時刻。你是在白天睡著的,並且睡得很熟。整整半天,你像死了一樣地沉睡著。不安像鬼魅一樣緊纏著你,你在房間裡來來回回走著。不對、不對、不對。你一次又一次地喃喃說著相同的話。但是,到底是什麼不對呢?&ldo;不對&rdo;這兩個字的後面,還跟著&ldo;為什麼&rdo;三個字的問句。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你像口吃一樣,毫無意義地反覆念著咒語般的幾個字,也不知道到底在問誰。
你把手伸向書架,但並不是想拿哪一本特定的書,只想隨意抽出一本書來看就可以了。你隨意開啟書,站著就開始閱讀。你就像饑渴的海洋般,急著隱藏荒涼的虛無感。好幾年前,你也曾陷過自殺的夢魘,經常在深夜裡驚醒,那個時候你就是使用這種方式,來熬過波濤洶湧的不安。
……在反覆的思考之中,如果&ldo;所有的一切都在我們之中&rdo;是不能否定的,那麼,沒有比假設&ldo;我們不過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rdo;這個方法,更能說明一直與活著的我們共同存在的&ldo;限定感&rdo;了。這樣就能把在直線彼方的你的信仰引匯出來了吧!只是,在這裡的&ldo;你&rdo;把&ldo;純粹的&rdo;自我放在對立的位置上了,這種對立不是指人類與人類對立,或人類不能與動物或石頭對立,而是一種&ldo;對自我&rdo;(n-ich)的對立。更進一步地說,這是對&ldo;原自我&rdo;(ur-ich)信仰的密切連結。正是這個&ldo;原自我&rdo;為哲學奠定了基礎。哲學的所有弧度全交會在這一點上。因此,從哲學觀點來看的話,在我們的自我對&ldo;原自我&rdo;的關係裡,也包含著&ldo;對自我&rdo;的關係。自我這種東西,同時是你、是他,也是我們。
變成這樣的話,自我外部的&ldo;非我&rdo;(nicht-ich)就完全不存在了。因為和上述的事情完全不相容,所以這裡不討論非我……
難懂的哲學用語與艱澀的翻譯文體,好不容易讓你的心情平靜了。這是菲德烈&iddot;施萊格爾(friedrich von schlel)的《哲學的發展作為意識理論的心理學》,第一章&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