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第1/2頁)
[英] 尤金·羅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回到伊斯坦堡後,巴拉基昂隨即向奧斯曼移民局的官員匯報,稱他從柏林歸來,並表示擁護德國,支援土德交好。一位海關人員被巴拉基昂的愛國宣言所打動,他勸告這位亞美尼亞神父:&ldo;埃芬迪,你那些在君士坦丁堡的同胞跟你的觀點完全相反。跟他們說說,讓他們別再為俄國效力了。他們對俄、法、英三國的感情和熱愛已經到了俄國贏他們笑、俄國輸他們哭的地步了。他們這樣今後會惹來大麻煩的。&rdo;剛到伊斯坦堡不久,巴拉基昂便親眼看見當地的亞美尼亞人公開支援協約國戰事,這也印證了那位海關官員的話。
協約國對達達尼爾海峽發動進攻時,亞美尼亞人毫不掩飾他們對即將脫離土耳其統治的欣喜。巴拉基昂反問道:&ldo;畢竟,威武的英法戰艦不是已經在達達尼爾海峽了嗎?君士坦丁堡看來豈非幾日之內就要陷落?&rdo;他沮喪地看著其他亞美尼亞人每天聚在一起,期待共同見證&ldo;雄壯的英國艦隊朝博斯普魯斯海峽駛來,目的當然是解救亞美尼亞人&rdo;。巴拉基昂宣稱,他的這些同胞&ldo;相信歷史性的時刻已經來臨,他們朝思暮想的建國夢終於要實現了&rdo;。這讓奧斯曼亞美尼亞人在奧斯曼土耳其人面臨生死劫時,卻&ldo;沉浸在一片狂喜之中&rdo;。這種反差註定會導致暴力。[11]
身在奇裡乞亞的塔拉特帕夏與其同僚,正在實施針對亞美尼亞團體的第一步行動。1914年12月,英國&ldo;多利斯&rdo;號對德爾特約爾至伊斯坎德倫的鐵路線及線上的所有車輛發動炮擊,這證實伊斯坎德倫灣周邊地區極易遭受海上攻擊。協約國戰艦繼續封鎖、炮擊奇裡乞亞海岸線,並派間諜上岸活動。亞美尼亞激進分子疑似在協助這些外國特務,在奧斯曼軍彈盡糧絕之時還向特務提供軍隊規模等情報。戰爭大臣恩維爾帕夏一直在關注事態的發展,憂心忡忡。他向德國陸軍元帥保羅&iddot;馮&iddot;興登堡透露:&ldo;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敵軍還未發現我們(在奇裡乞亞)的兵力薄弱。&rdo;由於無法擴充當地奧斯曼軍的規模,恩維爾與塔拉特選擇強制遷移他們無法信任的亞美尼亞團體。[12]
1915年2月,奧斯曼政府開始將亞美尼亞人從德爾特約爾與亞歷山大勒塔(alexandretta,土耳其名為伊斯坎德倫)驅逐至阿達納地區。他們按照與希臘的人口交換模式,把穆斯林難民安置在亞美尼亞人被強制清空的土地上。這種驅逐使土耳其減輕在伊斯坎德倫灣的擔憂,卻罔顧顛沛流離的亞美尼亞人的福祉,致其只得靠阿達納地區的教友接濟度日。奧斯曼政府如此的漠視行為令他們回想起此前的大屠殺,使得安納託利亞東部的亞美尼亞團體惴惴不安。[13]
德爾特約爾東北方約65英里處有個澤伊頓村,那裡的激進分子策劃發動起義,以阻撓奧斯曼政府的第一批驅逐行動。2月中旬,一群亞美尼亞起義者從澤伊頓趕赴梯弗里斯(提比裡西的舊稱,今屬喬治亞),以尋求俄國人的武力支援。他們宣稱有15萬人已準備揭竿起義,反抗奧斯曼政府。許多亞美尼亞人還錯誤地認為,只要叛亂成規模,協約國也許便能出手維護亞美尼亞人。然而,俄國人無法給他們武器,更別提派遣部隊前往距邊境如此遙遠的奇裡乞亞,去幫助那裡的亞美尼亞人了。[14]
2月末,澤伊頓的亞美尼亞顯貴坐立難安,他們向奧斯曼當局報告稱,一群激進分子正在策劃謀反。這些基督教領導人期望透過這種表忠心的方式,以防亞美尼亞群體受到攻擊。然而,他們的告發最終只換來了亞美尼亞人最害怕的報復行為。奧斯曼士兵趕到澤伊頓大肆逮捕群眾,許多年輕人逃到農村避難,並在那裡加入了亞美尼亞起義組織,後者規模越來越大。他們與逃兵一起,準備對抗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