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第1/2頁)
[英] 尤金·羅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奧斯曼軍前線指揮官對此有所顧慮:德軍在坦能堡與俄軍作戰時正值炎夏,與當下高加索山區的冬季狀況截然不同,因此套用德軍那時的作戰計劃恐不切實際。而且,當時德軍基地裝備充足,戰場又與基地非常近,他們利用公路與鐵路運輸大批兵員,就能在坦能堡將俄軍包圍。而安納託利亞東部峰巒疊嶂,公路稀少且路況不佳,車輛在冬季更是無法通行。山區海拔逾3000米,冬季積雪深度達15米,溫度可降至零下20度,只有經過特殊訓練、配備特殊裝備計程車兵才能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存活,更不用說投入戰鬥了。然而,即使是最憂心忡忡的奧斯曼軍官都相信,也許恩維爾的運氣能夠排除一切困難取得勝利。[8]
1914年夏,恩維爾把駐安納託利亞東部高加索地區的奧斯曼軍整編為第三軍團,總部設在埃爾祖魯姆。9月,第十一軍從原先的駐地凡城調往埃爾祖魯姆與第九軍會合;10月,第十軍秘密離開埃爾津詹,自此第三軍團進入戰備狀態。到1914年12月恩維爾抵達埃爾祖魯姆時,第三軍團總規模已達15萬人左右,其中包括庫德人的非常規騎兵隊與其他輔助軍隊。這意味著土耳其能在正面戰場投入10萬兵力,餘部尚可鎮守埃爾祖魯姆,以及從凡湖至黑海共約300英里的高加索邊境。[9]
奧斯曼第三軍團指揮官哈桑&iddot;伊澤特帕夏仔細研究了恩維爾的作戰計劃,並給予了有力支援。但他認為他的部隊需要合適的裝備,包括禦寒衣物和充足的食物彈藥,以便應對冬季的作戰環境。如此周到的後勤考慮,在恩維爾看來卻不過是謹小慎微,藉故拖延罷了。因此,他選擇信任另一位名叫哈菲茲&iddot;哈奇貝伊的提議。此人雄心勃勃,秘密給恩維爾寫信,稱已對道路進行了偵察,認為冬季步兵加山炮(能用騾子運輸的輕型炮)能夠通行。他在信中寫道:&ldo;這裡的指揮官不支援您(冬季作戰)的方案,是因為他們缺乏耐力與勇氣。如果我的部隊做好了休整,我願意擔此重任。&rdo;[10]
哈桑&iddot;伊澤特帕夏根本不相信軍隊在缺乏補給的情況下能順利作戰。所以當恩維爾抵達前線準備實施其作戰計劃時,他便辭去了第三軍團指揮官的職務。伊澤特帕夏對周圍地區非常熟悉,他的請辭對駐高加索的奧斯曼軍來說是個損失。然而,恩維爾對這位將軍已失去信心,遂於12月19日接受了辭呈,親自指揮第三軍團。他還晉升了那位雄心勃勃的哈菲茲&iddot;哈奇貝伊,命其統領第十軍。由此,軍隊的實權落在了一些缺乏實戰經驗,且對當地兇險地形不甚瞭解的軍官手中。在這種背景下,恩維爾於12月22日下令摧毀俄軍在薩勒卡默什的鐵路樞紐。
恩維爾在安納託利亞東部掀起了戰爭,當地亞美尼亞人發現自己身處前線。他們分化為兩派,一派親俄,一派忠於奧斯曼帝國。1878年,身居卡爾斯、阿爾達漢與巴統三個行省的大批亞美尼亞人轉由俄國管制。雖然沙皇政府並不比土耳其政府更能滿足亞美尼亞分裂主義者的訴求,但聖彼得堡打出基督教這張牌(儘管俄國與亞美尼亞東正教之間有深刻的教義分歧),使亞美尼亞人與穆斯林土耳其人反目成仇。
俄國與土耳其在高加索地區奉行的宗教政策針鋒相對。沙皇政府企圖煽動基督徒起義對抗土耳其人,而奧斯曼帝國則致力於團結穆斯林,進而令高加索穆斯林發起聖戰以抗擊俄國。位於俄國高加索地區的亞美尼亞民族委員會,在開戰之前就與沙皇政府緊密合作,它們招募了4個志願團協助俄國侵犯土耳其領土。俄國領事官員認為,且所獲情報也顯示,這些亞美尼亞志願部隊能策反奧斯曼基督徒,令其轉而協助俄國的侵略行動。因此,俄國外交大臣謝爾蓋&iddot;薩宗諾夫於1914年9月簽署命令,在奧斯曼帝國正式參戰之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