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第2/2頁)
[美]沃爾特·勞德/譯者:黃佳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她換上他的軍服,再搭配鋼盔,可惜沒有一件合身。她終於告訴他事情是行不通的,她撐不下去了。他帶她回到容克裡剋夫人的住處,老太太還是像以前一樣熱情好客,歡迎金妮留下來,一直住到馬路暢通,她可以安全返回塞爾萬為止。
到了告別的時刻。史坦利是一名軍人,有他應盡的責任,金妮完全理解。儘管如此,這一刻依舊叫人心碎。史坦利答應兩個月後回來接她,這句承諾也只能稍微緩解痛苦。他會實踐他的諾言‐‐只除了&ldo;兩個月&rdo;這部分,事實上,他最後花了五年時間。
金妮並非唯一一個瀕臨崩潰的人。負責帶領第二野戰工兵小隊的年輕中尉屢次失去聯絡,終於忍不住流下眼淚。皇家運輸勤務隊的基奇納中士發現自己陷在車陣中,擁塞的交通導致英國與比利時的駕駛兵打了起來。一名英國遠徵軍軍官試圖勸架,結果被人推了一把,他掏出左輪開了一槍,射中基奇納的左腿。&ldo;你射的是我,不是那個推你的王八蛋!&rdo;基奇納氣炸了。
二等兵巴克斯是第十三戰地救護車隊隨軍牧師的駕駛勤務兵,他們的北上之路,變成一段由憤懣和互相指責構成的長徵。巴克斯認為神父是個酒醉的懦夫,神父則指控巴克斯翫忽職守而且&ldo;愚蠢傲慢&rdo;。有好幾次,神父自己開車揚長而去,留下巴克斯自謀生路。巴克斯也曾兩度拿起步槍,彷彿打算用在神父身上。看來,就連上帝的信徒及其隨從,也無法免於挫敗的壓力、接連不斷的危險、飢餓與疲憊、炸彈、混亂,以及這趟走不完的撤退之路帶來的煩悶。
二等兵史東嘗遍了酸甜苦辣。他是皇家蘇塞克斯兵團第五營的勃倫槍射擊手。他們已經在走廊的東面連續作戰兩天,設法阻擋德軍前進。此刻,他這一排弟兄奉命進行最後抵抗,讓第五營其他人有時間撤退到後方重新整編。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