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萬里江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整件事情,恐怕與一個名叫王森的學生有關。我得出這個結論並非無中生有,因為在那28個死者中,有25人都是他同班同學,另外三人則來自其他班級,但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這三人當時與王森同住一宿舍。
而王森,恰是第一個離世的,他並非死於宿舍,而是被發現於學校後山的一處湖中。
那片湖離學校很近,曾是學生們遊玩的去處,直至有一天,湖水開始變得腥臭。
校方起初懷疑水中沉積了動物屍體,遂有工人去清理,結果在石縫中找到了王森的屍體,而警方調查後發現,他身上有明顯繩索勒痕,似是暴力所致。
多名室友及與他有矛盾的同學均接受了調查,然未有實質發現。
作為王森的班主任,我也參與其中,發現他生前常受室友欺凌。這幾人成為嫌疑物件,然當時缺乏攝像頭等裝置,無法確證其罪行。”
穆一辰聆聽入神,不時提出疑問:“那時審訊方式雖不盡完善,但若真有嫌疑人,為何不追究到底?而且當時甚至可刑訊逼供?”
李順德搖頭道:“首先,疑點並不只限於幾名室友,王森在班上備受欺凌,其他同學亦或涉案。
其次,最為重要的一點在於,幾名主要疑犯在警方推斷出王生死亡時間段內都有不在場證明,因此案情不了了之。然而,大規模的意外死亡在半年後爆發。我後來發現,死者中包括那些疑似加害王森的學生,故我認為王森乃一切源頭。當時校園內也盛傳王森冤魂索命之說,指他遭幾人合謀謀殺,然後歸來複仇。”
穆一辰追問:“你沒將此事告知警方嗎?”
李順德深深嘆了口氣,眼神中透露著一絲無奈和疲憊:“我早就提醒過,可起初警方對於靈異事件並不屑一顧,只是草率地進行了表面調查。直到幾位關鍵人物相繼離奇死亡,才開始重視起來。
然而,因為案件牽扯到超自然現象,警方束手無策,也無從下手。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起案件逐漸變成了懸案,學校為了平息輿論風波,下令全校師生不得談論此事。而那屆學生們如今也早已畢業,整個事件似乎已畫上了句號。”
“別人我不知道,但那兩位老師的名聲並不好,聽說其中一位曾對王森實施體罰。”李順德思忖著說道,“我個人一直覺得,我之所以倖免於難,純粹是因為當時對王森有過照顧。記得有一次,我在廁所目睹了一幫人將他逼至牆角,我阻止了他們的行為,當時只以為是普通的打鬧,未曾意識到其中可能存在欺凌。唉……事後才得知,王森經常遭受同學的欺負。”
穆一辰有些怒火中燒地責問:“既然知道他受欺凌,為何不從根源處著手相助?”
李順德苦笑著回答道:“那有兩個原因。首先是王森自身,他性格內向,體格瘦弱,面部還有一大片胎記,又是孤兒,成為了同學們欺負的物件。
尤其是一個叫馮勝的學生,他的父親在當地企業擔任高管,家境顯赫,而我們學校又是他們企業辦的。馮勝在學校有著一幫跟班,不知為何對王森格外刻薄。
作為班主任,我的權力實在有限,無法將所有欺負王森的學生驅逐出校……更重要的是,王森自己太過沉默寡言,遭受欺凌也不曾舉報過,有幾次我碰巧出手相助,也僅僅是巧合而已。”
穆一辰雖然對李順德的無能感到憤怒,但也意識到追究已無意義,於是繼續問道:“王森既是源頭,為何他死後的影響力如此之大?如果真是他的冤魂作祟,為何要等到半年後才開始報復?”
李順德搖了搖頭,苦澀地笑了笑:“這也是我一直琢磨不透的地方。據我的觀察,那些死去的學生和老師,似乎與王森的死有一定聯絡。至於為何要等半年後才發作,我猜測可能是某種力量的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