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4/4頁)
不是就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道:“叔父,神仙釀萬不可這般牛飲。”話終歸還是喊晚一步,只見那朱英一口將酒盞中四兩多酒精含量60度的蒸餾酒倒進了肚子裡。
杯酒入肚,臉刷的一下就紅了。隨即,眼神迷離,晃晃悠悠一頭栽倒在地、欒奕嚇得不輕,揚聲大喊,“來人吶,來人~~快找大夫來。”
是夜。濟南王府中朱英一家入住的院落裡亂成了一團,一直忙活到後半夜才算作罷。郎中檢查過朱英的身體後,告訴大家說,朱英並無大礙,只是飲多了酒,多休息一會兒便會好轉。
大家這才放心。
九月十六,禮拜一,開壇禮已成昨日。欒奕暫時放下教會的工作,將精力集中到了神仙釀問世一應事宜上。樹的影,人的名,在過去三年時間裡,欒奕一直引領著大漢皇朝的時尚潮流,無論是桌椅、摺扇還是小說中人物的衣著,始終是世人,尤其是年輕男女爭相模仿的物件。如今,神仙釀問世,他責無旁貸的肩負起自家美酒的代言人,連續多日駐足酒樓,親飲神仙釀吸引來客,為神仙釀打造聲勢。
為了將宣傳攻勢推到**,他還特意將詩仙李白的《將進酒》抄了來,並配以音律,親自在起鳳閣吟唱,“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地才君,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岑夫子指欒奕在潁川學院的啟蒙恩師;地才則是毛玠的代稱。)此歌一出,濟南各界無不譁然。城中巷裡,無數人爭相稱讚,“好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好個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善,大善。當浮一大白!”
不過兩日時間,神仙釀借一人,既欒奕;一歌,既《將進酒》;二滋味,既醇香甘醇,在濟南國曆城縣熱銷開來,又迅速以洶洶之勢覆蓋了濟南全國,最終遠銷到兗州、青州、冀州、豫州等大漢其它州郡。
當然這也是後話!欒奕暫時放下了教會事物,教會里的神僕們卻是一直沒有閒著。他們被分成三個小組,外出開展活動。
在昨日的開壇禮上,神僕們將各自小組參禮人員的個人資訊暗暗記在了心裡。這些人多數為有財力在欒家產業消費的有錢人,是聖母教接下來主要發展的物件。第一小組,也稱之為貴族路線小組,由小武帶隊,主要就是負責向他們傳教。在接下來的五天時間裡,第一小組將分別這批人,給他們講經,解釋聖母的旨意,並勸導他們一定要去參加下一次的禮拜。一旦有人直接或間接表示不願參加禮拜,神僕便會輪番上陣,接二連三登門拜訪,直至對方抹不開面子,點頭應允,承認願參加為止。
第二小組走得是高層路線。為免朱英、孫孺他們發覺自己結交大臣,欒奕只得曲線救國,玩起“枕邊風”戰術。為此,他專門組建了以女子為主體,由母親欒刁氏親自領銜,小翠、櫻蓮從旁相輔的第二小組。主要負責攻關濟南國內各級官員、軍事將領的妻子家眷,爭取把她們拉進教會中來。以便未來跟朱英等人魚死網破時增添助力,最起碼也可藉助她們,打探到許多內幕訊息。
第三小組走得則是群眾路線。他們是所有小組中最為忙碌的一個,因此配備的人員最多,足有60多人。小組的組長由欒福親自擔任,他的副手便是說相聲出身的小柏和琴師王伯。他們將小組中所有人員打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