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生去了卜清河房,跟著聽書。
卜清河年紀漸長,一直有丫鬟服侍終有不便,也是時候找個小子來陪陪他。卜府都是女子,他也出不了門,卜老爺的早逝讓他的生命裡缺少父愛,顯得有些薄弱。卜老太太打算著,卻又擔憂,小子畢竟不如姑娘心思周到,而且這個年紀也少不了些摩擦,所以,她再三的提醒兩兄妹要擔待這點卜清河,要讓著點這個病耗子。
兩兄妹也按老太太的吩咐,這段時間遵規守矩,行禮問安,雖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卻是向著一個大家門生的風範在靠攏。
卜老太太覺得,安家雖敗落,但門楣和家風卻沒有丟。看著兩兄妹,她忽然勾起了好幾十年前的回憶,那時候她還是安家小姐,待字閨中,安家還是侯門繡戶,她只需要安安靜靜的做一位名門淑女,等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嫁隨它。不管是誰,總之都是配的上的。
後面的事卜老太太不想再去想,那是她窮盡一生的操勞和維繫,才能換來後輩的微量薄澤。
她也怨過,也恨過,可是到頭來還不是得靠自己。她拋卻了大家閨秀的綱常,一甩三從四德。
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亡從子,她沒有任何男人可從,只能從她自己。她不得不跑頭露面,滿鄉奔走,與佃戶和僱工據理力爭,在帳單上和夥計針鋒相對,忍受著別人的指指點點;她銳利,必須得腥風血雨,否則就只能潦倒此生。
早年的操勞讓她留下了頭痛的症狀。&ldo;蘭蕙,幫我捏捏頭。&rdo;
&ldo;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悅事誰家院?&rdo;卜老太太忽然想起了早時聽過的這句戲文。
&ldo;是啊,誰家院呢?&rdo;
第3章 對扇
否極過後或許真能泰來,自卜府多了兩個小孩之後,卜家熱鬧了許多,卜老太太的頭疼也犯得少了。
小孩子就像剛剛破土的綠芽,總是能迎著每一寸陽光生長,把自己投入到這個多彩繽紛的世界。安易生兄妹沒用多久,便把父母之事拋卻,深深的封在腦海,並沒有花很多時間用來悲傷。
卜府的丫鬟婆子也沒有因他們的身世而對他們冷眼相待,多少也是由於卜老太太的緣故。
在簡單的過完一個年後,兄妹倆也與院裡眾人熟絡了起來。
安紅豆每日和姐妹們讀讀書做做女紅,卜老太太年紀大了不咋管事,女孩子們都由卜夫人看著。卜夫人優雅從容,出了名的嫻靜安良,是鎮上有名的節婦,那塊貞節牌坊還是帶著御筆題名欽賜的。自丈夫亡故,她便孝敬婆婆,教養兒女,待人親疏不間,無不周到,就連妾室周氏都對她另眼相看,仰為天人。
安紅豆自然是如意的,有一段時間他眼眶紅潤的對安易生說:&ldo;表伯母待我就像親女兒,我一看見她就想起了娘。&rdo;
安易生與姊妹們住同一個院子,少不得有些不方便,剛開始他還有些悻悻,有些羞澀與躲閃。但隨後便發現,除非去和卜清河同住,否則住在哪裡都會被一群女人包圍。
安易生最不能接受的是身邊多了倆丫鬟,走哪裡幾乎都跟著,搞得自己像個大家小姐。安易生再三強調,不習慣被這麼&ldo;細緻入微&rdo;的伺候,讓他們在外屋待著,如有需要便會吩咐。
丫鬟們也識趣,平時就在外屋打打掃掃,喝喝茶茶聊聊天。若要等上安易生的吩咐,一天或許都沒有一句,過了些時日,丫鬟們便都懶散下來,只是做做簡單的收收撿撿,傳傳話送送東西。但有一件事,她們每天都得做,而且有些為難。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