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普拉里罐頭廠 (第1/4頁)
百川紫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讓阿拉貢物色幾個不錯的門市和廠房,準備租下來做點小生意籌劃一下,籌備一些資金和以後的學費和生活費。
目前阿根廷在食品裝置工業確實差了點,主要集中於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和羅薩里奧,國內很難找到封裝生產線。
這些裝置現在只有美國能生產,二戰後開始產能過剩,可惜在明面上是買不到的,
歐洲人自己估計不夠用,現在阿根廷跟美國沒有直接貿易關係,要到必隆政府徹底倒臺美國資本才大量進入阿根廷,因為美國佬很討厭必隆政府的“第三種立場”。
如今美國對阿根廷採用強大經濟封鎖,經濟合作署歧視阿根廷,明面根本弄不到美國的工業裝置,
當然走私可以,只要是巴西,烏拉圭,只要有錢還是能在地下黑市買到的,僅限於普通輕工業裝置。
阿根廷的外匯儲備是英鎊,英國實力衰弱以後,實行外匯管制,英鎊和美元不能直接兌換,聖赫塞的比索無法直接換成美元,也就無法買到裝置,
不是全面封鎖肯定就有路子,這個視窗就是烏拉圭,還有巴西跟美國那邊也有經濟聯絡,小規模走私美國不怎麼管,只要能聯絡到地下走私商,
就可以把裝置透過走私渠道過來,從巴西聖保羅,轉巴拉圭再入境
有烏拉圭轉巴拉圭邊境,秘密運輸渠道運轉到科爾多瓦,也可以從烏拉圭直接入境。
這些都是路子,有些已經形成了固定路線,還有從智利那邊翻安第斯山脈到玻利維亞,再透過北部入境的。
渠道也多的很,只要你願意出錢,出物資也可以,辦法還是有的。
前段期間,透過城衛軍的同事們打聽到訊息,找到了一個掮客,說有個烏拉圭人從美國拆了幾條二手簡易生產罐頭封裝線,
本來也是打算生產罐頭的,結果因為負債破產了,要價10萬比索一條,約合2000美金一條,貴的離譜,這可是50年代。
真是夠黑的,聖赫塞捏著鼻子認了,誰叫阿根廷生產不出來這些東西,只能受制於人,讓地下中間商訂了兩條,不用去美國是好事,先拿來試試水。
烏拉圭作為阿根廷的胞弟,地位有些類似於新華夏的香港那種,大一號的,交了5萬比索的定金,生產線交接的時候補足尾款。
阿根廷國內市場挺封閉的,農業相當發達,但出口靠初級農產品,水果深加工幾乎沒有,科爾多瓦目前是第三大城市,卻也沒有多大競爭。
去逛了一下城內的最大的市場和一些雜貨商店,商品種類並不豐富,甚至連可樂這些普通飲料似乎都沒有,美國佬的封鎖算是比較徹底。
有一些初步加工的傳統食品和本國啤酒廠生產的劣質啤酒,這些都是聖赫塞和同夥們不喝的,口感很一般。
也跟現在的國際貿易環境有關,剛打完二次大戰幾年,國際貿易並不發達,蘇聯的經濟正在抓緊恢復生產,
阿根廷交好的西歐還在恢復元氣,歐洲也在療傷中,對出口剋制很大,本國人都不夠吃。
美國的資本家覬覦阿根廷市場很久了,這幾年閉關鎖國關稅挺高,阿根廷跟西班牙的關係倒還可以,但現在的西班牙早已不復第一日不落的榮光,西班牙是獨裁政府弗朗哥,必隆政府的國有化政策讓阿英關係陷入歷史低點。
總體來說市場機遇很好,做食品加工的話聖赫塞還是很在行的。
跟著阿拉貢來到了看好的一個大型奶牛養牛場,準備跟戶主談談。
遠遠看去這廠房周圍還有好幾個養殖場,卻更加荒涼,裡邊都是雜草,很久沒人打理了,整體框架還是不錯的,而且也接了電力,佔地有三千多個平方,還有倉庫,能滿足聖赫塞的需要了。
本地商人馬里奇尼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