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難得糊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吳德瑞出生於江浙處州府,家裡薄有良田,少時供其讀書,鄉試多次不中,便灰下心,投奔南京遠親。
來到南京後,遠親未尋到,自己首先衣食無寄,差點流落街頭,幸好當地一張姓大族家老見其儀表不凡,賞識其才幹,將侄女許配於他,還將家族生意慢慢交於他經營……
這樣的經歷使吳德瑞不像普通商人一般市儈,心中依然飽含著讀書人那股憂國憂民的情懷。
聽聞這些漢人的遭遇,他既充滿同情卻又無可奈何。
“太祖當年海禁,強迫沿海百姓內遷,使許多人失去生計,一些人為了活命不得不逃往海外,此策可謂不智。當今聖上想勵精圖治,整頓吏治,增加財收,為何不放鬆海禁?那些皇親國戚、世家大族都知海貿收益豐厚,難道朝中閣老們不知?”吳德瑞實在想不明白。
老朱的迷幻操作何止這些。為了解決藩王的問題,大明一兩百年間耗費鉅額財政,養出了一幫肥朱。為了穩固基本盤,給予士紳不納糧的特權,使國家後期財政奔潰。重修律法,嚴懲貪官,想徹底解決貪汙,結果明中後期一樣吏治敗壞。加強皇權,廢丞相,子孫還是設了內閣分權。看上去出發點都很好,但想著一牢永固,結果都不盡人意。
吳德瑞嘆息完,就命隨從把餘下的乾糧全都分了,眼下他也只能做到這些。
~~
海船經過穆西河口與邦加島之間海域時,忽然聽到外面鼓聲大震,不明所以。
吳德瑞耐心坐在客艙,一隨從進來解釋:“東家,打聽清楚了,船主說是外面舊港水軍正在剿擊海盜,讓我們在船艙安心等待即可。”
吳德瑞頷首,讓隨從下去休息。
過了約莫一刻,只聽‘咚’的一聲,好像是木板搭上船舷的聲響。
此時甲板上傳來說話聲。
“這艘船駛往何地?”
“回稟軍爺,此船是給舊港送貨的。”
“可有通行證?”
“有有有,海狗,還不趕快取來!”
……
“你等若發現海盜蹤跡,及時上報,舊港定有獎賞!若知情不報,同流合汙者,舊港定當嚴懲!”
“是是是,軍爺,我等都懂舊港的規矩。”
……
片刻後,說話聲消失,海船又恢復平靜,只有船帆被風吹動時發出的吱吱聲。
吳德瑞就著風聲睡去,醒來時被告知抵達舊港。
~~
海船靠岸,船主帶著盧老漢等一幫人前往舊港移民辦領取特殊獎金,此筆獎金按人頭計算,除去運費、口糧錢還能掙上不少,不然他也不會冒著風險偷偷運人,至於盧老漢一幫人接下的境遇,已和他無關。
為針對不同人群的接收,舊港移民辦將其分為自費與付費兩種。自費是自己花錢來舊港定居的漢人,他們到來後簡單學習舊港律法,便可分田。付費就是由舊港墊付船費、口糧錢,他們到來後,先編入國營農場兩個月,一邊調養身體一邊從事簡單勞動,期滿再由舊港安排工作,滿一年後,按個人意願分配。
當然,對於新到的漢人,如果有一技之長者,舊港移民辦會優先送回宋洲。
盧老漢等一幫人在工作人員的督促下排好隊伍,登記姓名、出生地、祖籍等資訊,資訊採集後送往醫務室檢查身體狀況,為後續工作安排做參考。
吳德瑞與隨從等人下船,一眼便看到一座三層高,門楣掛著‘舊港海關’四個大字的高樓。以海關樓為中軸,左邊是碼頭集市區、入關登記通道,右側是倉庫、治安管理處,幾道鐵絲網將每個區域隔開。
一行人走過倉庫區,關稅申報區,移民申請區,最後看到博覽會通道。
走在人流如織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