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得益於何進的亂入,光熹元年最終也將有驚無險的度過。 漢室繼續苟延殘喘,沒有如歷史上那般因為宮亂與戰爭而傾頹。 朝中有何進等一眾大臣的維繫,劉辯的新朝也逐漸穩定住了局勢。 雖還來不及輻射到地方,但也足以讓一些大漢忠臣鬆一口氣。 何進雖談不上忠臣,卻也對這相對穩定的局勢感到滿意,因為這將更有利於他逐漸壯大自身實力。 朝局初定,一些人事的變更也是無法避免。 於是在過去的這幾個月裡,以何進與袁隗為首的輔政大臣開始插手朝堂與地方的一系列人事調動,以圖壯大自己的勢力。 袁隗自不用說,動用世家的影響力,請求天子任免了不少的袁氏門生故吏。 除去之前出任渤海太守的袁紹外,袁紹的堂兄袁遺也被任命為山陽太守,出鎮地方。 加上朝中本就已高居九卿(太僕)之位的袁基,手握兵權的中郎將袁術,以及三公之一的袁隗本人,袁氏在劉辯朝的影響力又更進了一步。 而為了繼續鞏固袁氏的力量,袁隗又扶持了一大批袁氏門生。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將韓馥扶上了冀州刺史的位置,韓馥此人無甚大才,又性格懦弱。 由他坐鎮冀州,以後冀州還真不知道他是刺史還是袁紹是刺史。 當然,冀州本就是何進私下許給袁隗的條件,對此,他也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相對於袁家肆無忌憚的安插親信,何進的吃相則相對低調很多。 他先是請旨將孔融任命為北海太守,又命劉表出任荊州刺史。 此二人無一不是海內名士,劉表更是皇室宗親。 何進保舉他們,也為自己在士林中贏得了不少稱讚,博得了任人唯賢的好名聲。 其實,何進也有自己的打算,若說保舉孔融是為了名聲,那保舉劉表就是看中他的能力。 荊州現任刺史,能力平平,不足以威壓地方。更重要是,反正他也不是何進的人,換成劉表也無不可。 劉表名聲好,用他去鎮守荊州,來自朝中的阻力不大,並且還不用擔心他壓不住現在荊州的班底。 歷史上他面對的副本可難的多,卻依舊單騎入荊州,平定地方,現在就更不是問題了。 至於對朝廷的忠誠,劉表或許談不上多高,但這反而是何進最不在意的。 本位歷史上群雄割據,劉表尚且只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對於朝廷,無論是董卓當政,還是曹操當政,他都維持著表面上的遵從。 更遑論現在,帝位更替平穩度過,朝廷的行政班子基本沒有太大變動,朝廷對於地方的影響力比歷史上董卓亂政後還是要大的多。 劉表這樣的人傑,相信他知道如何選擇。 若是日後以何進為首的中央勢力更加強大,那包括劉表在內得大部分刺史、太守們,都得老實聽命。 無他,順應時勢爾。 反正本就是朝廷的官,聽命於朝廷也是理所當然,誰也不會有心理負擔,這就是正統這面大旗的好處。 有了劉表坐鎮荊州,將來何進兵進中原,也會少了很多來自南面的威脅。 其後,何進又保舉了朱儁與皇甫嵩。 此二人都是這個時代難得的名將,其中皇甫嵩更是在後世唐宋時期被供奉於武廟享受香火。 兩人的能力皆毋庸置疑,在朝中同樣亦有著不錯的名聲。 只不過兩人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對於漢室的忠誠度都非常高,何進很難真正將他們拉到自己的陣營裡來。 既然如此,與其讓他們在朝堂之上站樁,還不如索性將他們派出去替朝廷鎮守地方。 繼續發揮餘熱的同時,還能為何進爭取到更多的時間,何樂而不為? 於是,朱雋被任命為長安太守,命他以長安為中心,屯田練兵,以震懾三輔,為朝廷的西北屏障。 而涼州,則任命皇甫嵩為刺史,皇甫嵩這人,有資歷也有軍功,關鍵其還曾領兵於涼州平定了王國叛軍,在涼州地區頗具威望。 涼州邊地,胡漢雜居,而且民風彪悍、軍閥遍地,非他這這樣有威望的重將不足以鎮守。 為了確保涼州的穩定,何進特別從京師調撥了五千人馬隨行,讓其以此為基礎,再於涼州地區招募勇士,恢復經濟。 叮囑其可先結好地方,分化當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