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第1/3頁)
江擁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魁印胸有成竹地說:&ldo;請首長放心,我們一定會完成任務的!&rdo;
張魁印帶著所需地圖、電臺和英語、朝語翻譯出發了。這支先遣隊共有323人,其中還有平安南道內務署及其屬下的幾位署長和副署長,他們充當先遣隊的聯絡員和嚮導,對先遣隊完成任務起了很好的作用。24日下午兩點來鍾,張魁印來到隊伍出發地進行了動員。他說:&ldo;任務很艱巨,也很光榮!這是軍首長對我們的信任,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鎮靜,聽從指揮,跟上隊伍,不怕吃苦,不怕危險,爭取出色地完成任務!&rdo;並詳細地設想了突入敵後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應如何處理的辦法……
先遣隊來到德川前線,偵察了地形,決定從339團防守陣地亨谷山下去。他們研究了透過敵前沿的方案:一是走大道,二是走山路,三是強攻。這裡的兩山之間有一條山中小路直通敵方陣地。張魁印請339團佯攻敵人,掩護他們沿小道透過去。
晚上,月亮升起來了,浮雲掩月,時明時暗。先遣隊每個指戰員的臂上紮上白毛巾,在339團稀疏的槍炮聲中出發了。偵察兵個個都是小老虎,他們勇敢地向敵陣地走去。大約是晚9點,&ldo;志司&rdo;給軍指揮所來電話,說不準先遣隊帶譯電員,梁軍長剛說明先遣隊已出發了……&ldo;轟&rdo;的一聲,一顆炮彈正好炸斷了電話線,撤回譯電員的要求就不了了之了。為什麼要撤回譯電員?&ldo;志司&rdo;是出於慎重考慮,擔心先遣隊失敗,敵人獲得電報密碼,就可能給戰役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先遣隊沒有譯電員,又怎能同指揮機關保持通訊聯絡呢?我們相信自己的譯電員,沒有及時追回。
先遣隊走下第339團陣地,向敵前沿走去。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的是113師偵察科長周文禮。他帶一個班快接近敵前沿時,看到了路障。幾棵砍倒的樹幹橫在路上,擋住了去路。看來敵人對這條路有所提防了。他們過了路障,又發現了一道鐵絲網。周文禮覺得不能走這條路了,折回來向張魁印匯報了情況,張魁印當機立斷,馬上把隊伍帶回339團3營陣地,決定從陣地前沿下去。3營陣地往前伸出一條山腿,山腿前沿是個陡坎,50度的傾斜度。正因為這樣,這裡成了敵人不注意的死角。坎下有條小河。山上樹多草深,土質鬆軟,便於隱蔽。他們從陡坎往下滑,因為站不住腳,滑到坎下一個摞一個,像疊羅漢似的。不過他們的腳踏著了水,鞋都濕了,敵人沒有發覺他們。他們悄悄地接?敵人前沿,便開始爬山了,爬到半山腰又遇到了鐵絲網,周文禮左右一看,藉助朦朦月光,發現一夥敵人正在挖工事,戰壕裡也有敵人。周文禮感到為難了,這時天空一朵雲彩飄來遮住了銀色的月光,周文禮高興極了,忙帶著兩個通訊員和一個聯絡員,上去用勁往上一拱,把鐵絲網頂得高高的,後面的隊伍魚貫而入,接連透過了敵人三道戰壕。然後一路縱隊化成五路,迅速鑽進茂密的松林,才停下來休息一下。這時張魁印清點一下人數,發現沒有掉隊的。他吁了口長氣,慶幸全隊總算透過了敵人前沿,但不知插入敵人縱深將發生一些什麼意想不到的情況。
周文禮考慮著下一步怎樣從古城江渡過大同江。從地圖上看那裡是有橋的,據偵察瞭解那座橋已被敵人炸掉,但人民軍從平壤後撤時,修了個水面下橋。這裡很可能有敵人防守著。周文禮一面在前面走著,一面尋思對策。走六七里路就上了公路。隊伍又變成了兩路縱隊,縮短了距離,就像一支行軍隊伍,都倒背著槍,但他們心裡是忐忑不安的,人人扣著手榴彈拉環,準備隨時同遭遇的敵人打響。他們沿著德川至寧遠的公路,大模大樣地往東走。月亮又爬出了雲彩,向大地撒下了銀光。忽然迎面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