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留塵緣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塵而言也同廢書一般,即使姜逸塵去修習,也是如泥牛入海,無法將內力沉澱,化而為己用。
內功的缺失是姜逸塵較之尋常江湖人士所欠缺的一塊,也是與尋常高手拉開差距的一塊。旁人修習內功,最基礎的功效便是強身健體,主動運轉內功可用以護持己身,自然在抗擊打能力上而言便要強上許多。若修習內功有成,丹田內氣海足夠深厚,便可用來延續氣力、充實精神,彌補體能上的不足等,可說內功修習的深層功效便是修補人之所缺。而若將內功修習達到臻於至善的境界,那便可從各方面獲得提升,縱使飛花摘葉,皆可傷人,草木竹石,均可為劍。
武當於江寧此去甚遠,姜逸塵與久違的小棕馬再上路途,花去十數日,才奔波至武當的區域內。
姜逸塵估摸著錦衣衛到達武當的時日,已是此去無多,當下也不敢耽擱,一到武當便是直奔武當山門而去。
山門外樹立著一枚巨大的劍石,上書“卸劍”二字,雖無人看守於此,但出於對武當的敬意與尊重,姜逸塵還是折返回頭,先將小棕馬和竹劍等物事一齊寄放于山腳處的驛站,方才徒步往山頂而去。
天外飛仙,仙聲鶴立,飛流瀑布,案宮石拱這些姜逸塵原以為上武當山後理應見到的景象,卻一個也未能看到,雖說近年來各大門派沒落,武當尤甚,可這般盡失仙氣的平凡景象未免與心目中的形象太過大相徑庭了。
山腰處是座朝拜殿,上山至今,姜逸塵竟是還未碰到一個穿著道服的道士,而前來朝拜、許願、還願之人也是三三兩兩,過了朝拜殿後再往裡而去,更是門可羅雀,難覓人蹤了。
姜逸塵不由得眉頭一皺,覺著一切太過古怪,當下起了疑心。
武當雖然沒落,可畢竟曾為大派,人煙怎會如此稀少。
忽見一眉頭已是擰成了一團的白衣小道童從前方奔來,眼見小道童正要從身旁奔過,姜逸塵忙一把攔下。
“得罪了,小師傅,請問山上可是有何大事,為何人生如此稀疏?”姜逸塵作揖行禮。
“欸,道友,山上恐將不太平,若是無事還是趕緊下山去吧。”小道童儘管很是焦急,卻仍恭恭敬敬,不失禮數。
“噢,小師傅,在下奉家師之命,來尋武當故人,不知方便可否,告知在下虛塵真人所在何處?”姜逸塵也是很客氣地問著。
“道友竟是為我太師伯而來,不瞞道友,小道正是要去尋我那太師伯到正殿大堂,解我派危局。”小道童見眼前青年竟認識虛塵真人,當下也不再隱瞞。
“危局?”姜逸塵疑惑。
“來不及細說了,我還得去找太師伯,道友自便吧。”雖說是為了自己的太師伯而來,可門中情況緊急,被姜逸塵這麼一耽擱,小道童還是急得跳起了腳,說罷,便欲抬腳離去。
姜逸塵見狀,一把架起小道童,朝著小道童欲往的方向施展起輕功,飛馳而出。
“得罪,在下既與武當有緣,武當有難自當出手相幫,小師傅指路,我帶你去尋虛塵真人。”姜逸塵說。
“那邊那邊。”小道童也沒再跟姜逸塵客氣,開始指路。
就這樣,兩人沿山道石階飛奔,輾轉數次,終是在姜逸塵覺得氣力難以為繼之前,來到了一處偏殿,偏殿名曰“三清”,此殿不比朝拜殿大上多少,少了些香火氣息更顯此處的破落,殿前置有一焚香爐,內中香灰已色沉發黑,卻有三支已燃去半截的新香兀自獨立其中。
“太師伯,太師伯,大事不好了。”小道童的喊聲止住了姜逸塵對三清殿的打量,也讓姜逸塵暗自心驚,若是沒見著小道童衝那邊喊叫,自己還真沒覺察出那邊所站著的人。
此人鶴髮白袍,盡顯道骨仙風,立於一旁打掃青石平臺卻未發出半絲聲響,想必這位高人便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