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 (第3/4頁)
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上聽完只淡淡一笑,便準了。
起身站到一旁後,宣政殿內又恢復了安靜。幾位透過了會試的學子被領事太監們帶上殿,來進行最後一關的殿試。
那些文縐縐的東西,聽得郭臨昏昏欲睡。實在有些熬不住,便想伸手去抓前方金真的袖子來支撐一下。剛抬起,手便被人拉住。郭臨回頭見是七皇子,便點頭示謝。謝了一半,她突然一個激靈……這是,七殿下?!
她立馬扯了扯胳膊,可抓在上面的手卻絲毫沒有鬆開的意思。朝堂之上,動靜不能太大。她只能無奈地嘆息一聲,渾當那胳膊不存在,睡卻半點不敢睡了。
百般無聊之下,她索性偏過頭去瞧另一側陳聿修。見他垂袖直立,正凝神望向殿中的諸位學子,似乎對殿試十分地專注。
就這麼熬啊熬,總算是熬到了殿試結束。殿上一陣輕微的騷動,郭臨趁著喧譁,悄悄打了好幾個哈欠。耳朵聽著眾人的議論,不外乎是“狀元”、“榜眼”的字眼。
這時,七皇子突然在身後低聲笑了笑:“看來,只一個狀元,學士府壓根不滿足。”
郭臨順著他的目光看去,諸位神態恭謹的學子中,有一個身量尚小的少年格外引人注目。倒不是因為他出眾的容姿,而是他那身沉穩不變的氣魄。
這樣超乎年齡的早熟,不由讓郭臨想起今日未來上朝的太孫。可同樣是早熟,太孫喜歡在雕刻成熟的同時,不忘展現自己稚嫩的一面。讓人不僅對他放下戒心,還能稍稍產生點同情。郭臨已經栽在這上過,自然印象深刻。
然而眼前的這個孩子,卻在將自己具備的成熟,坦然地展露。既不誇張,也不畏縮。彷彿那樣冷靜的姿態,早已滲透到了骨子裡,讓人看著極為舒坦。這樣的氣質,倒是和聿修很像……郭臨想著想著猛地一怔,看向七皇子:“你說學士府?”
七皇子努嘴示意那孩童,笑道:“陳家的庶子陳宜春,不過,聽說他母親已被升為平妻,他又將成為新一任的狀元郎,想來名列嫡子之列亦不會太遠。”
居然是這樣……郭臨怔怔地回頭,目光越過人群望向陳聿修。恰好他也正望向這邊,四目相對,他衝她盈盈一笑。
“咳……”御座上一聲清咳,殿中喧譁頓時小了下去。皇上環視一圈殿中,突然提聲道:“在宣佈殿試結果前,朕有一事請諸卿參謀。”
眾臣趕忙傾身拱手:“請陛下言之。”
“老七。”皇上喚道。
“是。”七皇子大聲回應,他朝郭臨戲謔一笑,鬆開她的胳膊,大步走入殿中。
郭臨此刻,總算是反應過來,知到皇上要做什麼了。
“你已一十有七,自我朝開國以來,尚無一皇子在你這個年紀還未封王,你可曾怨恨朕?”
七皇子撩袍下拜,恭聲道:“兒臣十歲之前身在皇覺寺,一不知皇家宗室,二不知江山社稷。直到回宮後,才發覺自身見識、目光之短淺。論才學尚不及普通文士,豈敢妄與兄長們相比?莫說封王,便是居於宮中錦衣玉食都讓兒臣百般不安。只因時時能見到父皇母妃,兒臣才厚著臉皮待了下來。”
一席話,既將自己悲苦的童年歲月托出,又體現了自己的謙卑和孝心。每一字都在言不爭,可每一字也沒言就此不爭。郭臨在心底微微地嘆口氣,京城,還是一樣的腥風血雨。這場鬥爭,若不決出勝者,是不會停止的。
而且此刻,她也身處戰場。
郭臨邁步挺身走出列,在七皇子身邊單膝下跪,拱手道:“啟稟陛下,徵南一戰臣等雖奮戰前線,立下數重戰功。但若無後方七殿下的鼎力支援,斷無法如此順利取勝。此等大功,酌請陛下封王賜賞!”
這是郭臨頭一次,在眾目睽睽之下,公開支援七皇子。如今她身披連掃四州的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