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就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翌日,小李廚子一早便帶著新買的燕京地圖,還有幾本列印的資料和蓋著系裡大紅章的空白介紹信,開著車一路向西。
生活還得繼續,李樂的主旋律依舊是讀書寫論文。畢竟算算日子,年底大小姐生娃,兩邊的博士申請,過完年還得去一趟倫敦找森內特參加博士申請面試,去掉七七八八的假期和留給盲審、修改、答辯的日期,能夠正兒八經寫論文的時間已然不多。
就連張曼曼的畢業論文,關於城市人口人口規模和結構性調整,都寫了一大半,到了李樂這裡,只寫了不到兩千字,一種緊迫感油然而生。
規劃了兩天,李樂一腳油門出了城,朝著五十多年前,老燕大社會學系,社會調研課題專案裡,那些前輩們去過的,那個在妙峰山腳下的焦村前進。
過石景山,跨永定河,穿過三家店,李樂就感覺兩邊的高山越來越多,到了一個叫軍莊站的地兒,李樂把車停在路邊,攤開地圖瞧了眼,又抬頭看了眼頭頂的路牌,“妙峰山24公里”,得,沒走錯地兒。
妙峰山啊,娘娘廟啊,拴娃娃啊,得空去瞅瞅。
打定主意,小李廚子繼續前進。
老論文上說了這個焦村的來歷,前清,京郊以各營旗為鎮守。清河以北及附近駐外三營各八旗,在妙峰山南麓東首設本裕倉一處,供各營旗按月領食俸米。
焦村因裕倉而興,以賈姓一家總務輸送俸米。下隸四車戶、四姓,稱郭、汪、魯、戴,秉命賈姓,司車運俸米。
“南麓東首,焦村.....”李樂嘀咕著,沿著標記為妙峰山南路的一條盤山道,越開越高,心說,不對,要是運送米糧的,村子不可能在山上。
轉了一陣,找到一家路邊小店,停車進門買了瓶水,問老闆娘,“大姐,問一下,這邊有個焦村在哪?”
“焦村?那個焦村?”
“就是姓.....”李樂忙住了嘴,這對著一大姐說了,別被罵,看到大姐在看電視劇,說道,“就是那個演小李飛刀的李尋歡那個焦恩俊的焦,焦村。”
“那個?”大姐琢磨琢磨,搖搖頭,“不知道,這周圍好像沒這麼個名字的村兒。”
“這個村子,以前是有糧倉,負責給八旗營運送糧食的。”
“八旗?大清亡了,哪還有什麼八旗。你這黃曆可夠老的。”
“不老啊,四幾年的時候還叫這名字呢。”
“那我不知道,我外地嫁過來的,要不你等等,我問問我婆婆去。”
“誒,好。”
大姐扔下手裡的毛衣,進了後院,轉瞬又至,身後跟著一老太太。
見到李樂先來了句,“好嘛,這小夥兒,個兒真高啊。”
“老太太誒,麻煩問您個事兒,這邊解放前,有個焦村,您知道在哪兒不?”李樂一彎腰,笑問道。
“焦村?你問的是北峪村吧?”
“是不是那兒不知道,只知道以前那個焦村是給八旗營送糧食的。”
“糧食?”老太太點點頭,“那就沒錯,就是那兒,解放後改的名字,村子那邊有個大糧倉,以前還有鑲藍旗的旗營在那個村子。”
“那就應該是,您知道怎麼走?”
“你怎麼來的?”
“我開車。”
“我問你打哪邊過來的。”
“哦,軍莊站過來的。”
“那你還回軍莊站,那邊有個雙岔路口,你走左邊來的這兒,你該走右邊那條,一條路別拐彎,看到一個加油站,再往前,有個路口,下去就是。”
“誒,好嘞,謝謝您。”
“小夥兒,你去那幹嘛?”大姐這時候問了句。
“找個朋友。”
“哦,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