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名,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儒家對名是很看重的,生前要有名望,死後也要留名於世。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為什麼那麼多讀書人甘願赴死、慷慨就義,除了忠、孝、仁、義這些大節外,就是為了那一個身後名。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辛棄疾的這一句詞可謂寫照。“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這一句詩更是道盡了其中三昧。
兵家在這方面亦不遑多讓,自古有多少保家衛國,戰死沙場的將士。不過兵家在這方面,卻有些不顧好惡,所以亦有如白起者,一戰坑殺降兵四十萬,立時惡名滿天下,威名震四方,縱貫千古,亦難有再出其右者。殺神之名,震爍古今。
但戰爭本就無仁義好壞之分,純粹的軍事家只論戰,不會論什麼善惡、仁義。為了獲得戰爭的勝利,也能夠無所不用其極。正所謂,“兵者,詭道也。”白起無疑就是這樣一個純粹的軍事家,是一臺不講情感的戰爭機器。他只求勝利,併力求最大的擴大戰果。
伍子胥亦是這般,他在歷史上雖然名聲很大,但卻是譭譽參半。他本是楚國人,卻最後帶吳國之兵攻破了自己的祖國,而且為了報仇,還將已死的楚平王從墳裡挖出來鞭屍。
但不論伍子胥名聲究竟如何,他最後卻是成功了,英魂不滅。這在方慕南看過的那本介紹歷代大成就修士的書中有載,書中皆有記載每人最後的成就如何,而白起這尊殺神也同樣成功了。
當然,講仁義、識善惡的將軍也是好將軍。不過這種兵家之士,就要近儒家了。其實儒兵二家的目的、追求、手段等方面,許多都相同,而且又都是修的入世法,都要服務於國家,同處一座朝堂,所以互相影響很深,歷史上,也有不少兼修二家的。
便如方慕南與白羽裳先前遊萬松書院時知道的一位與萬松書院有很大關係的明末大儒王陽明,此人便是兼修二家,是一位全能大才,文武雙全。文成大儒,開創明陽心學一派,影響深遠,在儒門中被封“先儒”,奉祀孔廟東廡第五十八位。武事亦戰果輝煌,獨力平定了寧王朱宸濠之亂,而且只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還有如民族英雄、抗金名將岳飛,不但一生戰果輝煌,是用兵大家,而且文采亦斐然,文武兼備,其思想上亦更近儒家。不過最後,卻也被忠義所累。但兵家本也就講忠義,便如伍子胥與白起,雖然對敵人狠辣,可對自己孝忠的君王卻十分忠心,不過最後卻也下場悽慘,被自己孝忠的君王所下令殺害。
歷史上,像王陽明與岳飛這樣的人並不少。有能領兵打仗的文官,亦有能吟詩作對的武將。有文人武藝非凡,亦有武者文采風流。文武如陰陽,乃人道之不可或缺的兩大支柱。
吳山天風,這一景方慕南也是要入畫為器的,畫中神便為伍子胥。森森吳相廟,七星龍淵橫。廟前江水怒為濤,千古恨猶高。
兵家如今也早已沒落,但卻也還有些傳承。三大武修世家,還有法武雙修的諸葛家,都多多少少有些兵家傳承。但他們走的路子卻與兵家不同,只繼承了兵家的一些武學、戰陣,而長生之路卻還是循道家而走。畢竟道家的長生才是直指大道的真長生,也不像入世法有許多麻煩。而且現在這個世上戰爭少了很多,冷兵器的戰爭更差不多已經絕跡。
第六十三章入畫難
第六十三章入畫難
吳山自古有五多:古樹清泉多,奇巖怪石多,祠廟寺觀多,鄉風民俗奇情多,名人遺蹟故事多。
除了伍子胥的祠廟,吳山之巔還建有城隍廟,這城隍廟乃是吳山最大的神廟,影響很大,香火旺盛,有一段時期,吳山因這城隍廟而被稱作城隍山。吳山的廟會,也是由這城隍廟而展開。
城隍,乃是陰間之神,是每一城池的陰間地方官,神職司為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