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第1/2頁)
曼陀羅天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曉荷和魏海東都是工薪階層,每個月的固定工資要吃飯、穿衣、交房租、交水電費,還要接濟各自的家庭,幾乎每個月都捉襟見肘,而房價就像上足了發條的鐘表一樣一個勁兒攀升。
更為殘酷的是在結婚一年後,他們在一次不小心的激情中懷上了愛的結晶,面對現實,他們對突如其來的小傢伙束手無策,魏海東的意見是不要這個孩子,生活的殘酷讓他們猝不及防,如果給不了孩子好的生活,不如先不要讓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曉荷雖然對房子的渴望到了痴迷的地步,但對於出現在腹中的小生命,突然開始有了母愛的覺醒,她第一次感到自己是那樣的渺小,而愛情之於生活是那樣的蒼白,她撫摸著自己漸漸隆起的腹部一次一次在夢中哭醒。
孩子的到來是託了爺爺的福。魏海東的爸爸一聽說他們要把孩子做掉,扔下手中的農活就坐車來到濟南,這個耿直的老漢見到魏海東和陳曉荷一頓猛批:&ldo;你們長大了,有本事了是不是?婚都結了,有了孩子還不要?不知怎麼想的,我今天把話撂在這裡,你們誰敢動我大孫子一根頭髮,我跟你們沒完……&rdo;
父親的話對於魏海東而言就是聖旨,不論什麼時候都是絕對地服從,而曉荷剛開始訴說生活的艱辛,實在不適合要孩子,公公的話就擋了過來:&ldo;我們年輕的時候,比你們現在苦了不止十倍,不還是把海東他們一個個養大了?你們要嫌孩子累贅,等生下來送回老家,我和你媽用米糊糊也能養大。&rdo;
孩子最終生了下來,曉荷當然捨不得送回老家吃米糊糊,當成為母親以後她才知道孩子可以讓一個女人脫胎換骨的改變,她變得沒有自己,沒有原則,甚至連世界觀都改變了,她覺得自己對孩子有著莫大的責任,她要全權對他負責,她把自己的夢想也全部寄託在孩子的身上,她現在最信奉的一句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七年之癢 七(4)
但魏海東對她的觀點嗤之以鼻,他說:&ldo;我從小也沒有什麼學前教育,上學的時候學習成績照樣比那些城市的孩子強很多。&rdo;
魏海東對曉荷對待孩子的態度十分不滿,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要知道孩子都是被寵壞的。而曉荷堅持的是關愛教育,讓孩子從小感覺到愛,培養良好的eq,所以對魏海東十分不滿,兩個相愛的人漸漸開始了夫妻的吵架生涯,這不能不說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除此之外,其他的矛盾也漸漸凸現出來,添一個孩子就是添了一臺花錢的機器,偏偏兩邊的老人都脫不開身,沒人能幫曉荷帶孩子,找保姆是絕對不放心的,曉荷覺得反正她的單位又不是鐵飯碗,一咬牙辭了職,專心在家帶了三年孩子。
他們家的底子本來就薄,這樣過了三年,基本坐吃山空,房價卻一天沒停地往上漲,買房子更成了遙不可及的事情,對房子的夢想從結婚開始,已經整整做了七年。
現在他們租的這套房子,是一套八十年代的舊房,頂樓,冬涼夏熱,唯一可取的是價格比較合理,曉荷現在想來,或許就是生活的困頓讓她看清了婚姻的本質,也是生活的磨礪讓她失去了對魏海東最初的崇拜,其實在婚姻生活中,彼此崇拜也是夫妻感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曉荷想起往事,一陣失落湧上心頭,但想起魏海東今天早上的話,她又釋然了,生活固然是一種磨礪,但只要有希望就有前進的動力,麵包會有的,房子也會有的,何況魏海東也曾深情地看著她的眼睛,內疚地說:&ldo;曉荷,對不起,我知道你的夢想,你等上幾年,咱們攢點錢,我一定讓你住上咱們自己的房子。&rdo;
每當這個時候,她的心裡是很滿足的,心中有愛,春暖花開,在紛擾的世界有什麼比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