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支書走了之後,我們家暫時又恢復了往日的安寧。
大哥已經開始讀小學了,二哥也進了幼兒班跟讀。
我們本村還沒有小學,大哥讀書要去鄰村的學校,離家大概二里路的樣子。
本村只有一個幼兒班,老師是臨時從社員中讀過書的人裡邊選出來的,村子裡讀過書,並且讀的最好的就是媽媽。
新中國解放之後,農村也開設了學習班,一個公社有一個學習班,已經是十幾歲的媽媽,因為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在舅舅的努力下,也進入了學習班。
當時,舅舅還是村裡的會計,也能說得上話。
媽媽讀書很努力的,每次考試都是名列前茅,只可惜,等她完小畢業的時候已經十九歲了,不能再繼續讀書了。
就這樣,像媽媽這樣的人在那個年代就已經算是個文化人了,當孩子們的啟蒙老師錯錯有餘。
這個工作對當時的媽媽來說是再好不過了,家裡沒有勞力,還帶著仨孩子,當老師的話,既能照顧孩子,還能多一點收入。
但是因為媽媽得罪了當權人,就算是媽媽有能力,最終還是以媽媽懷了四胎不配合公社的工作為藉口給否決了。
媽媽是鐵了心的,寧願不要工作,也不會捨棄孩子。
後來,是我們小隊的一個組長家的老婆當了老師,她姓秦,是對面村子嫁過來的,和我們家是鄰居。
小時候,我喊她秦阿姨,可是媽媽說我們家輩大,不能喊阿姨。按媽媽母家的排輩算下來,她老公得喊媽媽阿姨,按爸爸家的輩分排下來,她老公得喊爸爸爺爺。
我們村子全是姓牛的,但是卻不是同一個牛。
村子裡分了上街和下街,牛家也分了上街牛和下街牛。
下街牛是從洪洞老槐樹下分出來的,也就建村的老牛家,俗稱打鍋牛。
因為當時我們的老祖先是拿著一塊碎鍋片開闢的這片天地。
上街牛是後來遷移過來的,俗稱外來戶,是我們的老祖先賜給了他們牛姓。
我們家爸爸媽媽都姓牛,但不是同一個牛,所以,鄰里之間相互稱呼有時候就有點混亂。
因為我們年齡小輩大,若按爸爸這邊喊名字的話,顯得太不禮貌了,所以,從小媽媽就讓我們按媽媽母家的輩分喊左鄰右舍。
就這樣,我們喊秦阿姨的老公也只能是哥哥,秦阿姨就只能喊嫂子。
小時候,我不懂就亂喊,有時候隨性就喊阿姨,跟著哥哥們了又會喊嫂子。
後來,姓秦的女人做了老師,又是我們的鄰居,二哥讀幼兒班,就在她們家裡。
那時候,老師的家裡就是教室,我們就喊秦嫂子為秦老師。
秦老師的的文化並不高,他當老師純粹是靠的關係,其實也就是村子裡的幹部為了收攏住村子裡的孩子們,能讓社員們安心在地裡幹活而設立的一個小孩子玩兒的地方。
過完年,大哥就開學了,每天去鄰村的小學上課,二哥就去鄰居秦老師家的幼兒班上學。
我年齡小,有時候,在家裡陪媽媽,順便還能蹭點奶吃,媽媽的母乳沒了之後,我就跟著二哥去幼兒班玩兒。
半個月之後,媽媽就被喊去地裡幹活了。
這是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啊,村裡這些幹部是想用幹農活的辦法逼迫媽媽流產啊,心可真夠黑的。
偏偏媽媽還有苦說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