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3/5頁)
閒來一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7日4時33分,飛船返回艙承載兩名航天員安全返回內蒙古主著陸場,兩名航天員自主出艙,身體健康狀態良好。〃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步戰略目標勝利實現,也為實現第二步戰略目標奠定了基礎。
1 飛船有什麼樣的結構形式
我國的〃神舟〃飛船由返回艙、軌道艙和推進艙三個艙段構成。按照〃神舟〃飛船在太空中的飛行狀態,三個艙段由前到後的安裝次序是: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
軌道艙呈圓桶形狀,是航天員工作、生活和休息的地方。軌道艙主要安裝科學試驗儀器、航天員食品和飲用水裝置。軌道艙的後端底部設有艙門,航天員透過這個艙門可以進入返回艙。軌道艙外部兩側裝有兩個像鳥兒翅膀一樣的太陽帆板電池翼,軌道艙所需要的電能就是由這兩個太陽帆板電池翼提供的。
返回艙是載人飛船唯一返回地球的艙段,飛船起飛、上升到入軌及返回著陸時,航天員都在返回艙內。〃神舟〃飛船的返回艙形狀像鍾,其艙門與軌道艙相連,航天員透過這個艙門,可以進入軌道艙。返回艙是飛船的指揮控制中心,艙內安裝了航天員的座椅。飛船在起飛、上升和返回地面時,航天員是躺在座椅上的。返回艙內還安裝了飛行中需要航天員監視和操作的儀器裝置,航天員透過這些儀表可以隨時判斷、瞭解飛船的工作情況,還可以在必要時人工干預飛船系統和裝置的工作。
推進艙形狀呈圓柱形,艙內安裝推進系統發動機和推進劑,其作用是為飛船提供姿態控制和進行軌道維持所需的動力;飛船電源、環境控制和通訊等系統的一部分裝置也安裝在這裡。推進艙外部兩側也安裝了兩個太陽電池翼,為飛船提供所需的電能。
〃神舟〃飛船的軌道艙和返回艙都是密封的艙段,艙內與外界完全隔絕,內部安裝的環境和生命保障系統,將為航天員提供一個與地球環境一樣的舒適生活環境。另外,還安裝了供著陸用的主、備兩具降落傘。返回艙側壁上開設了兩個圓形視窗,一個用於航天員觀察窗外的情景,另一個供航天員操作光學瞄準鏡觀察地面,駕駛飛船。
國外飛船的結構組成主要有兩種,即兩艙式結構(返回艙和服務艙)和三艙式結構(返回艙、軌道艙和服務艙)。如有對接任務時則有對接機構,它放在飛船的最前邊。第一代飛船,如蘇聯〃東方號〃飛船,結構很簡單,是兩艙式,飛船隻載一個人。第二代飛船,如蘇聯〃上升號〃飛船,多了一個出艙用的氣閘艙,且能載2~3人;而美國〃雙子星座號〃飛船仍為兩艙式加對接機構。第三代飛船是三艙式結構,如蘇聯的〃聯盟號〃飛船。這種飛船的最前端是對接機構,然後接軌道艙,再接返回艙和服務艙,最後與運載火箭相連。美國〃阿波羅號〃飛船除有兩艙式結構外還增設登月艙。
神奇的載人飛船(2)
2 飛船怎樣保障航天員生命安全
維持載人航天器(如飛船)密閉艙內大氣環境,是保障航天員安全、生活和工作的綜合措施和重要條件。
載人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統是在飛機環境控制系統和生物衛星生命保障系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除包括壓力、溫度、溼度、供氣和空氣分配等環境控制系統外,還設有航天員系統,即航天員的飲食、休息、睡眠、排洩等日常生活保障系統。此外,航天器與飛機的艙外環境不同,其環境控制系統也有差別。自從1961年蘇聯航天員加加林乘〃東方1號〃飛船進入宇宙空間以來,航天任務的內容不斷擴充套件,續航時間增長,航天員不僅要長時間在艙內工作,而且還要出艙活動,在空間行走,直至登月探索。載人飛船、航天站和太空梭的生命保障系統日趨複雜和可靠,已能滿足多乘員、長時間、重複使用的航天任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