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原本是打算去洛陽起兵反抗李隱的,但卻得知潼關、武關等出關中的要地,都已佈滿了忠於李隱的軍隊,才無奈的調頭往西北而去了。
四月初六,李淵下詔將李隱立為皇太子,並頒佈詔書道:“從今天起,軍隊和國家的各項事務,無論大小,全部交付太子處置決定,然後再報告朕知。”
至此,大唐的權力由李淵轉移到了李隱的身上。
半個月後,李隱以李淵的名義,大肆封賞有功之臣。
李隱任命秦王府護軍蘇定方為左衛大將軍,又任命程咬金為右武衛大將軍,尉遲敬德為右武候大將軍,羅士信為左衛大將軍,周安為太原道行臺尚書,劉弘基、張亮、黃君漢等人也各有封賞。
隨後,李隱又任命高士廉為侍中,房玄齡為中書令,蕭為左僕射,宇文士及為右僕射,長孫無忌為吏部尚書,宋正本為兵部尚書……
用過這一系列的任命,李隱便將大唐的中樞牢牢的把控在了他的手裡,李淵完全成了空架子。
四月二十八日,李淵頒佈制書,自任太上皇,將皇位傳給太子李隱。李隱再三推辭,李淵都不肯答應,李隱這才勉為其難的答應了。
武德五年五月初一,李隱在東宮顯德殿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太子妃觀音婢為皇后,關內地區以及蒲州、芮州、虞州、泰州、陝州、鼎州六地免除租調兩年,其餘各地免除徭役一年。
李隱雖繼位為帝,但天下卻仍是紛亂不休,因為他得為不正,各地都有起來反抗他的。
其中聲勢最大的,要屬這時佔據河西、靈州等地起兵反抗李隱的秦王李世民。
李隱於是在登基後的第一件事,便是任命將軍征討四方。
李隱以蘇定方為徵東大將軍,討伐、安撫潼關以東的地區、以李世績為徵西大將軍,帶領羅士信、程咬金等悍將,前往西北與李世民交戰。
李世民是兵法大家,手下也多有能戰之輩,又有杜如晦等謀士的出謀劃策,李世績與他交戰的初期並未取得很好的戰績。
但隨之時間的推移,李隱慢慢的穩定了大唐各方,戰爭潛力開始被激發出來。
一年後,李隱御駕親征河西,與李世民交戰數月,李世民由於地狹兵少,最終力窮,於決戰中被李隱大敗,帶著殘部繼續向西逃去了,大唐西北遂安定了下來。
李世民一直逃到了西域,被高昌國王招為乘龍快婿,國中大事皆交付在他的手上,李世民此後十數年,以高昌國的兵力,吞併西域各國,再與李隱爭鋒。
然而一直到李世民死去之時,他也再沒有機會,重回長安城。
此後兩三的時間,唐軍在李隱的統籌下,開始繼續掃平四方,再次攪亂河北局勢的劉黑闥、奪江淮軍大權後反唐的輔公、在竇建德敗亡後,逃到高開道處的李密、反覆無常的羅藝……
一個個割據一方的諸侯,都接連被唐軍所滅,華夏大地,再次復歸一統!
隨後,李隱下詔休養生息,數年之後,大唐人口漸漸充實,百姓也漸漸富裕了起來,國家兵強馬壯,四方來朝。
一個讓後世永遠銘記的盛世,即將到來……
天下太平後,李秀寧脫下了軍裝,在少華山白雲觀帶發出家了,而這些年,少華山也城了皇帝李隱最常臨幸的地方。
這天,李隱自洛陽回長安之時,再臨少華山,徒步登上山頂時,見到了李秀寧正迎風而立,貌美如仙,一如李隱當年初次見到他的時候……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