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 高力叛亂 (第1/2頁)
釣魚能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徵西大將軍府,桓溫熱情的接見了王坦之,對於這名年輕人,桓溫很是看重。
正所謂盛名之下無虛士,郗超的才能,桓溫已有領略,想來與他齊名的王坦之也是一匹千里駒。
然而,王坦之表現出來的態度,卻讓桓溫不喜,二人剛一見面,王坦之便勸諫桓溫,讓他約束桓熙的行為。
無論是推行均田制,還是頒佈求賢令,在王坦之看來,這都是危險的訊號。
“主公,公子在梁州親近寒庶、疏遠高門,恐非幸事,還請主公加以規勸。”
王坦之直言進諫。
桓溫搖頭嘆道:
“我家鳳兒自小就有主見,如今他年紀大了,就連我也不能約束他,此事無需再提,若他真的惹出禍事,我自會命人將他綁來江陵問罪。”
王坦之見桓溫打定主意不願插手梁州事務,不由大失所望。
其實,他來到江陵,同樣並非出自本願,心向晉室的他,也不可能傾其所有,幫助桓溫謀奪晉鼎。
二人初見,註定不歡而散。
王坦之先行告辭,桓溫注視著他的背影,越發明白,王坦之也許並非自己同道中人。
漢中,徵虜將軍府。
新年新氣象,趕在春耕之前,各級官府已經大致完成了授田工作,桓熙也趁勢引入他在益州頒佈的貨幣改革,在城外修建鑄幣廠,鑄造永和五銖,廢止其餘貨幣流通,禁止民間私鑄。
相比較此前出人意料的均田制,梁州士族對於發行永和五銖早有預料,因此,也談不上有什麼激烈反應。
探親之後的李媛已經被司馬興男送來了漢中,桓熙與她溫存之餘,也沒有放鬆對關中的關注。
去年被髮配涼州的後趙東宮衛士十餘萬人,正在西行的途中,其中,東宮高力萬餘人,已經抵達雍州。
東宮高力是後趙開國皇帝石勒的太子在東宮衛士之中選拔出來的一支精銳部隊,由於身強力壯,故而命名為高力。
石虎以旁支篡奪後趙基業,同時也將包括高力在內的東宮衛士交由其子掌控。
如今石虎發配東宮衛士,高力未在赦免之列,他們雖然沒有武器,但以馬匹拖運糧食,引得雍州刺史張茂眼紅不已。
張茂是個行動派,他當即出手搶奪馬匹,命高力將士推車步行,運著糧食前往涼州。
被髮配的高力將士受盡屈辱,苦不堪言,其都督,定陽人梁犢見狀,自覺時機成熟,於是召集軍中諸將,憤恨道:
“天家骨肉相殘,我等何辜,遭此橫禍,與家人離散,受人欺凌,往後去了涼州,還指不定是怎樣慘淡的光景。”
眾將早就對朝廷心生不滿,如今見梁犢說起這事,無不義憤填膺,只是苦於手中沒有兵刃。
梁犢慫恿道:
“古之成事者,亦曾斬木為兵,揭竿為旗,我等雖手無寸鐵,但有一腔勇力,如今發配涼州的東宮衛士足有十餘萬人,只需登高一呼,必然應者雲集。
“我願向東而死,不願西行苟活!爾等有誰願意與我同心!”
眾將聞之,紛紛徵辟高呼:
“我等願意追隨將軍!”
在經過一番簡單的動員之後,一萬餘名高力將士追隨梁犢叛亂,梁犢假託東晉名號,自稱晉徵東大將軍。
桓溫以滅國之功,也只是得了一個徵西大將軍,不得不說,梁犢對自己倒是出手闊綽。
高力將士沒有兵刃,便搶奪百姓的菜刀、鐵斧,梁犢帥眾攻打下辨(今甘肅西和縣南)。
後趙安西將軍劉寧大驚,他與幕僚道:
“我早就知道,十餘萬心懷怨恨的將士配往涼州,早晚是要出大事的!”
但這時候再去抱怨顯然沒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