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 阻其北伐 (第1/2頁)
釣魚能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建康,臺城。
褚蒜子以手撫額,為桓熙送來的奏表頭疼不已。
她不知道自己應該盼望桓熙光復舊都,還是應該祈盼他功敗垂成。
褚蒜子能有這樣的糾結,也並不出奇。
以桓家如今之勢,已經難制。
若使桓熙佔據關隴,又有桓溫跨擁荊益,華夏之大,他們父子已得其半,朝廷必將舉步維艱,而晉室天下,也將危如累卵。
念及此處,褚太后不由唉聲長嘆,自己只是一個婦人,為何要讓她肩負起這麼重的擔子。
正憂慮時,此前奉命前往傳召蔡謨入宮的宦官回來覆命,褚太后打起精神,問道:
“蔡司徒可在殿外?”
宦官惶恐地回答道:
“司徒自言老邁多病,難堪驅使,不願前來。”
褚太后聞言,失望不已。
在何充死後,朝廷由蔡謨與會稽王司馬昱共同輔政,相較於曾經自己兒子的皇位競爭對手,褚太后自然是更信任司徒蔡謨。
然而,自從司馬昱重用殷浩,企圖以殷浩對抗桓溫以來,蔡謨大感失望,認為朝廷所託非人,故而屢屢稱病不朝。
褚太后想不明白,此前蔡謨與殷浩從未有過私怨,如今國難當頭,為何就不能同心輔佐朝廷。
‘莫非是蔡司徒畏懼桓氏,不願與其交惡?’
褚太后暗自尋思道。
畢竟殷浩養望十年,在士人之間享有盛譽,被稱讚是管仲、孔明一般的人物,由他來抗衡桓溫,又怎能說是所託非人。
既然蔡謨鐵了心不理朝政,褚太后也不再對他抱有期待,她命宦官將會稽王司馬昱喚來,意欲問其對策。
司馬昱早有準備,他進言道:
“如今石虎已死,趙國內亂,桓家父子意欲趁機北伐,其若敗,則損我大晉國力,其若勝,則其勢更為猖獗,還請陛下下詔,阻止桓氏出兵。
“趙國揚州刺史王浹,目睹國中內亂,特寄降表而來,願舉壽春而降,臣正欲獻於陛下。
“陛下可命徵北大將軍(褚裒)率眾北伐,若能得勝,既能光復中原,又可震懾桓氏,此一舉兩得,還請陛下應允。”
褚太后聞言大喜:
“降表何在,卿家速速為朕呈上。”
毫無疑問,若是連一州刺史面對後趙的亂局,尚且感到不安,想要獻地而降,可以想見,北方已經亂成什麼模樣。
若自己的父親能夠以北伐主帥的身份,光復中原,正如司馬昱所言,對於桓溫父子也是一個威懾,讓他們不敢逼迫太甚。
司馬昱連忙將降表呈上,褚太后見罷,再無疑慮,當即下令,以其父徵北大將軍褚裒為征討大都督,督徐、兗、青、揚、豫五州諸軍事,率眾北伐。
又向西藩下詔,禁止桓熙出兵關中,桓溫經略中原。
訊息一經傳出,褚裒自是風光無限,所有人都認為北方大亂,褚裒能夠輕易平定中原。
但有一人,卻滿懷憂慮,正是藉口患病,閉門不出的蔡謨。
蔡謨與其親信說道:
“石虎之死,自然只得慶賀,可老夫擔心這同樣會給朝廷帶來禍患。”
親信們不解其意,問道:
“司徒何出此言?”
蔡謨嘆息道:
“只有最傑出的的人物,當世英雄,才能收復中原,光復神州。
“若是德行不彰,才識不逮,只恐勞民傷財,空耗國力。”
言下之意,暗指褚裒無甚才能,難堪大用。
這世上歷來沒有不透風的牆,此前何充與親信點評桓熙,鬧得滿城皆知,如今蔡謨之言,也傳進了褚太后的耳中。
太后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