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第2/2頁)
[美] 詹姆斯·岡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那一場巧合,我縱然有一千條命,也都將魂喪氣散。
我曾多次思索這一流行的看法,即假如有人從高空墜落,那麼,他在觸地之前便早已斷氣了。故據我的冒險之行,我斷定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另外,那濺入我嘴中的靈驗的蘋果汁,勢必喚醒了我的靈魂。當時,我的那顆靈魂離我的肉體並不遠,依舊熱騰騰的,還在支配行使生命的各項功能。其實,我剛一落地,還未明白其所以然,我的苦惱情緒便消失了;爾後,我在整個旅途中所嘗到的那種飢腸轆轆的滋味一起徹底消失了……
(徐偉彬 譯)
理性的時代和反對派的呼聲
羅傑&iddot;培根預見了科學革命;由於印刷機的發明,使這一革命得以實現。科學革命始自哥白尼,至17世紀達到頂峰。當時,幾乎每年都有新發現和新發明;其中,英國醫師哈維(1578-1657)發現了血液迴圈,蓋斯科因發明瞭測微計,義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托里切裡(1608-1647)發明瞭水銀氣壓計,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和自然哲學家玻意耳(1627-1691)發現了氣體壓力與體積成反比的&ldo;玻意耳定律&rdo;,以及荷蘭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惠更斯(1629-1695)創立了光的波動說。
而這一切都似乎集中在伊薩克&iddot;牛頓(1642-1727)一個人身上。人們一直認為,牛頓是人類至今產生的最偉大的思想家。在光學方面,牛頓有驚人的發現;他還發明瞭新的數學方法,即微積分(應該指出,一位名叫利博尼茲的數學家也獨立發明瞭微積分),製造了第一架反射望遠鏡,創立了萬有引力說以及力學三大定律。在其生命最後24年,他一直擔任皇家學會的主席。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