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第1/3頁)
馮驥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居士,您剛剛說那頂美的嘛樣,倒說說看。&rdo;
&ldo;七字法呀,靈、瘦、彎、小、軟、正、香。&rdo;呂顯卿張嘴就說。好賽說 ,你連這個也不知道。
&ldo;只這些?&rdo;
這瘦老頭挺靈,聽出佟忍安變了態度,便說:&ldo;還不夠?夠上一字就不易! 尖非錐,瘦不貧,彎似月,小且靈,軟如煙,正則穩,香即醉,哪個容易?&rdo;他 面帶笑對著佟忍安,吐字賽炒蹦豆,叫滿屋聽了都一怔。
佟忍安當然明白對方在抖摟學問,跟自己較勁,便面不掛色,說了句要緊 的話:
&ldo;得形易,得神難。&rdo;
呂顯卿巴巴眨兩下眼皮,沒聽懂佟忍安的話,以為他學問有限,招架不住 ,弄點玄的。他真恨不得再掏出點玩意兒,壓死這天津爺兒們,便掄起舌頭說 :
&ldo;聽說您家大少奶奶一雙小腳,蓋世絕倫,是不是名喚香蓮?大名還是乳名 ?妙極!妙極!是啊,古來稱小腳為金蓮。以&l;香&r;字換&l;金&r;字,聽起來更入耳 入心,還不妙!&l;金蓮&r;一說由來,不知您考過沒有?都說南唐後主有宮嬪窅娘 ,人俊,善舞,後主命制金臺,取蓮花狀,四周掛滿珠寶,命窅娘使帛裹足, 在金蓮臺上跳舞。自始,宮內外婦女都拿帛裹足,為美為貴為嬌為雅,漸漸成 風,也就把裹足小腳稱作&l;金蓮&r;。可還有一說,齊東昏侯,命宮人使金箔剪 成蓮花貼在地上,令潘妃在上邊走,一步一姿,千嬌百媚,所謂&l;步步生蓮花 &r;,婦女也就稱小腳為&l;金蓮&r;了。您信哪種說法?我信前種,都說窅娘用帛纏 足,可沒人說潘妃纏足。不纏足算不得小腳!&rdo;
呂顯卿這一大套,把屋裡說得沒聲兒,好賽沒人了。這些人只好喜小腳, 沒料到給小腳的學問踩在下邊。佟忍安一邊聽,一邊提著自個兒專用的逗彩小 茶壺,嘴對嘴吮茶,咂咂直響。人都以為他也讚賞呂顯卿,誰料他等這位愛蓮 居士一住嘴,就說:
&ldo;說到歷史,都是過去的事,誰也沒見過,誰找著根據誰有理。通常說小 腳打窅娘才有,誰敢斷言唐代女子絕對不裹腳纏足?伊世珍《嫏嬛記》上說,楊 貴妃在馬嵬坡被唐明皇賜死時,有個叫玉飛的女子,拾得她一雙雀頭鞋,薄檀 木底,長短只有三寸五。這可不是孤證,徐用理的《楊妃妙舞圖詠》也有幾句 :&l;曲按霓裳醉舞盤,滿身香汗怯衣單,凌波步小弓三寸,傾國貌嬌花一團。 &r;三寸之足,不會是大腳。可見窅娘之前,貴妃先裹了腳。要說唐人先裹腳, 杜牧還有兩句詩:&l;鈿尺裁量減四分,纖纖玉筍裹輕雲。&r;一尺減去四分,還 剩多少?&rdo;
&ldo;佟大爺,別忘了,那是唐尺,跟今兒用的尺子不一般大小!&rdo;呂顯卿邊聽 邊等漏兒,抓住漏兒就大叫。
&ldo;別忙,這我考過。唐人哪能不用唐尺?唐尺一尺,摺合今兒蘇尺八寸,蘇 尺又比營造尺大一寸。詩上說一尺減四,便是唐尺六寸,摺合蘇尺是四寸八, 摺合今兒營造尺是四寸三。不裹腳能四寸三嗎?您說說。&rdo;
呂顯卿一時接不上話茬,眼睛嘴巴全張著。
喬六橋拍手叫起來:
&ldo;好呀,看來能人在咱天津衛,別總把眼珠子往外瞧了!&rdo;
眾人都將吃驚的眼神打山西人身上挪到佟忍安這邊來。可人家呂顯卿也是 修行不淺的能人。能人全好勝,哪能三下兩下就尿,稍稍一緩,話到嘴邊,下 巴一仰就說:
&ldo;佟大爺的話,聽來有理。可使兩句詩作根據,還嫌單薄。《唐語林》上 說,唐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