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敏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受到牽制而不能南下攻越,淮、泗一帶的楚軍也不能東征威脅越國,商、於、析、酈、宗胡地區的楚軍就不能威脅從楚國通往中原這條大路以西的區域,也就不足以與秦國抗衡,淮河、泗水流域的楚軍,也就不足以對付越國。那麼齊、秦、韓、魏四國就可以在楚國實現自己的願望,韓、魏兩國就可不戰而分得土地,不耕種而獲得糧食。現在韓、魏不這樣做,卻在黃河、華山之間互相攻伐,而為齊國和秦國所利用。所期待的韓、魏如此失算,我怎麼能依靠它們稱王呢?”
齊國使者說:“越國沒有滅亡真是太僥倖!我不看重它們運用智謀,因為那智謀就像人的眼睛,能看見遠處的毫毛卻看不見近處的睫毛。現在君王知道韓、魏的失算,卻不知道越國自身的錯誤,這就是見毫毛而不見睫毛,大王所期待韓魏兩國,並不是要它們多立戰功,也不是要和它們聯合結成聯盟,只期待它們來分散楚國的兵力。現在楚國的兵力已經分散,您對韓、魏還要期待其他什麼呢?”
,!
越王無強說:“應該怎麼辦?”齊國使者說:“楚國三位大夫已鋪開所有軍隊,向北包圍曲沃、於中,直到無假關,戰線長達三千七百里,景翠的軍隊集結在北部的魯國、齊國和南陽,兵力能這樣過於分散嗎?而且大王所希望的,是使三晉與楚國互相爭鬥,三晉、楚國不爭鬥,越國就不出兵,這就是隻知道兩個五而不知道十。這時還不進攻楚國,我因此知道越國大無法稱王,小無法稱霸。而且讎、龐、長沙等地是楚國的產糧地;竟澤陵是楚國盛產木材的地方。越國出兵打通無假關,那麼上述四邑就不會再向楚國進貢。我聽說,圖謀稱王而未能成王,至少可以稱霸。連霸都不能成功,是因為失去王道。所以希望大王調轉軍隊去攻打楚國。”
於是,越王無強就放棄進攻齊國,轉而進攻楚國。楚國在經歷吳起變法後國力大增,南並百越、北吞陳蔡,之後又相繼迎來宣王、威王兩代明君,國內正處於一片欣欣向榮之勢。得知越軍來襲後,楚威王親率大軍迎戰。
無疆在戰場上雖然帶頭衝鋒、奮勇殺敵,但兩國的實力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沒多久,越軍就被打的潰不成軍,無疆本人也在亂戰中被殺。全部佔取越國及其越國據有的吳國故地一直到浙江沿岸,接下來楚軍向北在徐州大敗齊軍。越國從此分崩離析,越國王族子弟們競爭權位,有的稱王,有的稱君,居住在長江以南的沿海,臣服朝拜楚國。
前306年,楚懷王趁越國內亂之機令昭滑率軍伐越,攻克越國都城吳(也有說法無疆是這個時候死的,但可能性比較小),越國各主要勢力基本被滅,剩餘的在公元前222年投降秦國。
:()亞歷山大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