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 (第1/3頁)
黃銅左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需馮斂臣告密,譚仕章就是與會成員,不僅知道,他已經在現場和譚皓陽唇槍舌劍過。
下午馮斂臣跟他彙報工作時,提到這個將要出生的子品牌,譚仕章還補了聲冷嗤——
“怎麼不乾脆找個網紅直播帶貨,打折甩賣培育鑽和合成寶石?”
“既然過了會,那就是譚董和黃董也支援了。”馮斂臣輕聲說。
“我並不反對做年輕市場。”譚仕章道,“我只反對做一些‘可以但沒必要’的東西。”
還未與譚皓陽決裂時,馮斂臣與他相處日久,多少了解這位二公子的經營思路與理念。
譚皓陽基本的商業嗅覺還是有的。
如今新消費時代已經走到下半場,他一直堅持,譚氏需要與時俱進,以新洞察和新理念賦能品牌發展,口號大家都會喊,不過這個概念本身沒錯。
目前國內珠寶行業保持著一個穩定增速,有待拓展的市場依然很大,但競爭也無異激烈。
作為珠寶行業的經典老牌,也是業內頭部品牌,譚氏集團有別人無法比擬的根基沉澱。
跑馬圈地,強者恆強,龍頭企業的能力和優勢毋庸置疑。
比如一個想買黃金飾品的人,第一選擇往往會傾向大品牌,就是因為信賴它的品質保障。
但,與金鳳翔齊頭並進的大品牌也不止一家,隨便走一圈,哪個商場裡不是金店林立?
往後競爭者還會越來越多,大家的品質都上去了,到最後可能拼的就是設計和審美。
說到底,品牌必須在產品上過硬。不思進取,不事創新,總會坐吃山空,被時代淘汰。
尤其近幾年間,新工藝與新場景層出不窮,帶來新的消費熱潮,同時,主力客群也在不斷更新迭代,千禧一代、z世代、阿爾法一代……年輕消費者會越來越追求多樣性和個性化。
挑戰是日新月異的,而提升品牌核心價值的兩個關鍵點,設計+渠道。
設計自然主要在譚仕章這邊。
迄今為止,他做出的改革是有目共睹的。
以“金鳳翔”來說,在傳統的婚嫁珠寶之外,一直在嘗試推出更具時尚感的金銀飾品,比如古法金手鐲、金飾編織手鍊、創意飾品組合、多功能佩戴銀飾……還曾和若干知名內容類ip合作,打造聯名飾品,市場反饋都相當積極。
而對於“麗華珠寶”,它面向的高淨值客戶雖然平均年齡層更高,也不代表都是老古董。
除了經典款式的珠寶設計,很多客戶現在更追求不落窠臼,甚至離經叛道。
尤其一些明星歌星之類,要的就是搶人眼球的效果。比如去年,情歌天后於賽娜出道二十週年全國巡演,首場演唱會戴的項鍊就是brata出品,一條銀白色蜥蜴,造型誇張修長,眼眶鑲嵌星光貓眼石,冰冷地伏在在她胸口,極盡炫酷,演唱會還沒結束就上了熱搜。
馮斂臣躬身跟譚仕章講話,這個角度,他
一抬眼(),看到的就是玻璃櫃裡厚厚的設計手稿。
那些都屬於設計部的心血(),有譚仕章的,有其他設計師的。
部門裡比較有價值的設計稿,不管選沒選用,都會留下原始備份,這樣慢慢積累多了,按照品牌組和定製組的區分,每年會印製成冊,放在部門公共區域,可供任何人借閱參考。
以前沒有這個慣例,棄用的設計稿都躺在設計師各自的硬碟和資料夾裡,說不定哪天才有機會重見天日,譚仕章接管設計部後,才開始實施這個方案,目前已經積累了四五冊。
馮斂臣輕輕收回目光。
不過,按照譚皓陽會上的意思,他認為目前的變革力度不夠。
譚皓陽提出的子品牌是個更大膽的嘗試,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