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下了幾個梵文字,除此之外,沒有說明建“塔”意義的任何標誌,而是隱蔽了建塔的由來,悄悄地修建在這個墓地之中。從俳句看是寫這座奇怪的塔。
誠然,無論從哪一首俳句來看,雕琢在內的含義是深刻而沉重的。他的意境遠遠超過了那些習慣於重視季節語言,歌詠花鳥風月的俳人的理解。在這十七首俳句中,我注意到第五首:
越獄求生存,
刀光槍影緊逼人,
解放獻終身。
這首俳句的含義是什麼呢?從“越獄”一句來看,估計寫的是731部隊特設監獄——“馬魯太”小屋中發生的事情。
越獄——
這實際上是一座在嚴密警戒下甚至連一個人都無法生還的特設監獄。關押在這裡的“馬魯太”,生活在兩天有三個人遭到屠殺的可怕處境之中,他們豁出有限的生命,勇敢地進行了反抗。
規模最大的一次是在戰爭結束前夕——1945年6月上旬發生的“馬魯太”暴動。
惡魔的同族經營
下圖就是731部隊特設監獄二層的示意圖。這張圖是透過原部隊人員多次共同作業才重新繪製出來的。
部隊裡叫做“7號樓”、“8號樓”的特設監獄是獨立的兩層鋼筋水泥建築,它是由20餘間單人牢房和集體牢房組成的。
單人牢房是由厚40公分堅固的混凝土牆壁和鐵門隔開的。整排的單人牢房四周被很寬的走廊包圍著,走廊鑲有玻璃窗,窗外的斷面呈梯形,外面還裝有一層向外突出的鐵柵欄。
從走廊向外走去,要透過圖中右側的樓梯。走廊和樓梯之間,隔有一扇厚鋼板製成的大門。有時允許“馬魯太”外出放風,單人牢房出來的人幾個人拴成一串,透過鐵門,沿樓梯走下去,然後進入“內院”。
“內院”面積相當大,種有草坪。“7號樓”內院的一角,還留有一塊尚未建成的球場空地,允許“馬魯太”進行運動。所謂的運動,就是剪草坪,拔雜草或者在球場撿石頭,修理特設監獄的排水溝。
“馬魯太”整天面對著堅厚的混凝土牆壁,等待死亡的來臨。對他們來說,這種可以直接接觸外部空氣,在土地上走路的“運動”,多少可以散散心吧!
但是,來到“內院”的“馬魯太”自己也知道完全沒有可能從731部隊逃走,肯定會更加感到絕望。因為“內院”的四周,是由“口”字樓的高大外牆包圍著,是一個密封的空間。即使以某種方法突破了出入單人牢房的鐵門,進入了走廊,但是仍會被隔斷走廊和外部聯絡的堅固鐵門所阻擋。即使撬開鐵門,沿樓梯而下,衝進“內院”,但是,“內院”的任何地方都沒有出口。的確,包圍著“馬魯太”的環境,是令人絕望的,甚至任何通向希望的東西都不存在。他們考慮到“馬魯太”越獄的可能性,包圍著“內院”的“口”字樓沒有設出口,牆修得很高,玻璃窗開在二層樓很高的上方。
特設監獄“7號樓”、“8號樓”對稱地修建在左右兩側。“8號樓”主要是關押女“馬魯太”的。
特設監獄是由731部隊特別班負責管理的。特別班班長是部隊長石井四郎的哥哥剛男。石井四郎軍醫中將有三個哥哥,大哥叫虎雄,二哥叫剛男,三哥叫三男。除已去世的虎雄外,石井三兄弟把持了731部隊所有的重要職位。據原部隊人員說,負責管理“馬魯太”小屋的特別班人員,包括警備、看守、炊事和事務人員在內共約50人。
特別班幾乎全部成員都是石井兄弟和他們的老鄉——千葉縣山武郡芝山町附近農村裡的排行老二、老三①的男青年,是靠石井把他們帶出來的。石井軍醫中將擔心暴露特設監獄的秘密,所以利用自己的親友加以防備。
①過去日本農村中,只有長子才有財產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