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寒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剛畢業的,但我懂電路原理。世間萬法不離其宗,再複雜的儀器,也是一個個的元器件和線路板組裝而成的。什麼樣的問題,對應哪一塊的線路,我一檢測就知道了。”
然而,他說得天花亂墜,中年人還是覺得他太年輕了,一直搖頭。
李雲海直覺,這是一個大客戶,起碼是廳局以上的國家單位!
這年頭,買了影印機的單位,肯定都會配備最新的印表機和電腦。
他在五一文公司瞭解過相關裝置的行情,一臺東芝印表機售價8800元,一臺佳能影印機標價27000元,一臺ib電腦賣三萬到五萬元!
在這個還流行萬元戶的年代,花幾萬塊錢配備這些先進的機器,肯定是不缺經費的大單位!
李雲海當前階段的奮鬥目標,就是成為一個萬元戶!
萬元戶可不是這麼容易實現的!
這個詞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產生的。那個年代萬元戶是個相當了得的人家,存款或收入一萬元以上的家庭民戶才能稱之為萬元戶。
工人的工資只有幾十塊錢一個月,想存下一萬塊錢是很難的事。
普通工人的月平工資不過40塊錢,一年下來,不吃不喝,也不到500塊錢,要20多年才能存夠一萬!
事實上,誰家的錢能不吃不喝全部存著呢?
所以說,家庭存款超過萬元的人極少!
萬元戶大體上是由農村的專業戶和城鎮的個體工商戶構成。
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後,許多農民透過種植糧食作物、經濟作物以及經商、打工等方式,使家庭年收入超過1萬元;城鎮居民透過經營個體生意使年收入超過1萬元。
在那個允許一部人先富起來的年代,萬元戶就成了全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每個地方萬元戶並不是很多,因此萬元戶就成了當時富裕戶的代名詞。
而在20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個體工商戶的經營範圍只限手工業、修配業、服務業等行業,其他領域都不允許個體工商戶經營。
在這樣的經營環境和背景下,部分個體經營者透過勤勞致富,率先成為萬元戶,其努力和辛苦可想而知。
李雲海見中年人掉頭要走,連忙上前攔住了他,再次遞了一根菸過去,笑道:“大哥,你單位的影印機是什麼問題?你帶我過去看看吧?修不好不要錢,修好了,同一問題我還可以給你保修。”
中年人想了想,說道:“我們單位這臺機子,喊了幾個老師傅看過了,他們都修不好。你能行?”
李雲海見他鬆動了,便道:“大哥,你喊的都是電器維修師傅吧?他們不懂這些高科技產品的。影印機是精密儀器,不懂的人,弄不好還會把你們的機器搞壞了。這些裝置線頭的插拔、電路板的拆裝,都需要異常小心才行。”
中年人吸完了一支菸,說道:“行吧,小兄弟,你跟我來,我帶你到單位看看。你有車嗎?”
李雲海道:“大哥,請問你單位在哪裡?遠不遠?我沒有腳踏車,我可以坐公交車過去。”
中年人道:“你坐我車後座吧!”
李雲海笑道:“大哥,我來蹬,你坐後座。”
中年人來到牆角根,掏出鑰匙,開啟一輛二八大槓的鎖,笑道:“我看你跟我孩子差不多大,你坐後座吧,我騎得動。”
李雲海也就不客氣,等他蹬動了車子,這才助跑跳坐上去,雙手穩穩的扶住車座。
李雲海猜測得不錯,這是一個廳局以上的國家級科研單位,門口的保衛一看就不是吃素的。
中年人帶著李雲海進了大門,來到一幢綜合辦公樓。
這是一幢新式的辦公大樓,窗明几淨,所有的辦公裝置幾乎都是新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