劭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筆,毛筆,鋼筆,一兩塊錢的,十幾塊錢的,上百元的,我們都見過,都用過……筆,對於我們而言,多一支不多,少一支不少,它們在我們的生命長河中,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個小物件。那麼,我手中的這支筆,有什麼不同呢?”
林子蘇的目光溫柔地巡視了一週,這個懸念讓全場觀眾都屏息而望,幾秒鐘後,林子蘇方微笑道:“我想,它最大的不同,就是,這是一支有故事的筆。”
林子蘇一語既出,全場頓時笑翻,周亦卿也被激起興趣,換了一個舒服的坐姿,開始專注聆聽起來。
周瑁遠則是一手抱懷在胸,一手摩挲著下巴,一副興趣盎然的樣子。其他評委也都被吊足了胃口,都在期待她口中的“故事”。
林子蘇緩緩向前踱了幾步,整理了一下耳麥,隨即道:“故事要從75年前的抗日戰爭說起——”一語既出,惹起一片驚噓聲。
眾人都知道,這支筆是大賽組委會給評委們準備的簽字筆,並無特別,怎麼會牽扯這麼遠,還和抗日戰爭的歷史掛上鉤呢?
只這一瞬間,林子蘇抿住了笑容,長身玉立,神情肅穆,目光格外清澈和篤定,開始娓娓深情道來75年前的故事——
1938年秋,日軍主力部隊開始進攻江夏市,一千多公里外的易州也岌岌可危,江夏市一旦淪陷,日軍就會兵臨城下。
根據江夏市方面的訊息,抵擋日軍最多三個月,最短不到兩個月。訊息一經傳播,從政府到民眾都恐慌一片。
而最大的隱患,是易州和周邊的重鎮城市有很多軍工及重工企業,佔到全國的三分之二,如果不搬走,就會落入日軍的手裡,這對整個抗日戰爭將是災難性的打擊。
不僅軍工裝置物資問題,由於易州是水路的重要港口,也是通往大後方重鎮南清市撤離的唯一出口,因此江夏戰事一爆發,數以百萬的難民湧進易州城,這些難民也要渡江避難。
可是易州到南清的長江水段,也就是塢江段,到10月中旬就會進入枯水期,這就導致真正的撤退時間只剩下50天。要知道,百萬噸物資裝置和百萬難民,按照平常的水路運力,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
當時的國民政府知道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於是就想將部隊運送完畢後,就炸開塢江堤口,水淹易州,讓日軍無法佔領,但代價就是百萬難民會被洪水吞沒,上百萬噸的物資裝置也會被淹毀。
但政府高層認為,就算損失慘重,也好過落入敵人手中,也好過讓敵人用這些裝置製造槍彈殺害中國軍民,也好過難民被敵人燒殺擄掠姦淫。
就在水淹易州的訊息傳開後,有一個人站了出來,他姓梁,名生,是當時國開實業公司的大老闆,人稱‘梁老闆’。當時國開實業是長江上最大最著名的船舶運輸公司。
他直接致電總統府,請求不要炸堤淹城,他的國開實業願為民請命,負責轉運物資裝置和難民,如果不能成功轉運,到時絕無二話,一切聽從高層安排。
總統府最終同意了,但只給了國開實業40天時間,40天如果不能成功轉運,軍隊就會炸堤淹城!
梁老闆來不及爭取更多時間,立即組織公司骨幹制定轉運方案,方案敲定後,立馬調動國開幾百艘船隻,從上百萬噸位的大型貨輪,到小型帆船,全部出動。
然後,分段、分水位運輸物資和難民,梁老闆手下兩千多號工人不分晝夜不計得失,辛苦運輸,還要面對日軍高頻的飛機轟炸,很多國開工人被炸死,來不及告別就葬身塢江。
國開的工人們不顧生死,梁老闆舍小家保大家的民族大義,也深深感動了易州到南清上下游幾十萬民眾,調動起國人空前的愛國熱情。
於是,就有了那樣一幅動人壯觀的歷史畫面——在陰冷刺骨的易州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