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溟之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諸卿,高句麗大對盧淵蓋蘇文弒君篡政,高句麗四王子高傲來我大唐求援。諸卿以為如何。”待高傲離開大殿,李世民撫須問道。
“陛下,臣以為高句麗地處偏遠,為他國內政,勞師遠征,實為不妥。至於高句麗四王子,我大唐護其周全即可。”諫議大夫王丹說道。
“荒謬,高句麗即已上表臣服我大唐,就為我大唐屬國,榮留王高建武就是我大唐藩王。
眼見逆臣弒君篡政,而我大唐坐視不理。我大唐天威何在,諸番邦屬國將何以看待我大唐。”黃門侍郎褚遂良懟道。
“褚黃門,此乃他國內政,我大唐有何道理伸手其中。且前隋三徵高句麗,前後共計發兵超二百餘萬,可是皆徒費國力,勞民傷財,無功而返。足見高句麗兵馬強盛,戰力不俗。
今我大唐雖國力超過前朝,但誰又能保證我大唐與高句麗一戰,不會重蹈前朝覆轍。” 秘書監馬周反對道。
“馬賓王(馬周字賓王),我大唐自貞觀元年始,對外作戰,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前朝隋煬帝面對東突厥來襲,在雁門城嚇得哭聲震天,強如東突厥,在我大唐面前,也不過爾爾,一戰而定。
我唐軍戰力豈是前朝能比,一個個小小的高句麗贏了前朝,就嚇破了你的膽了嗎?” 太子詹事張亮厲聲道。
眾臣各持己見,相互爭執不下。尚書左僕射房玄齡看著眾臣爭執不休,朝堂混亂,皺著眉頭大喊道。
“諸公肅靜。朝堂之上,吵吵嚷嚷,成何體統。諸公靜候太子之見。”
這在大唐朝堂上,近幾年來已成為常態。朝堂上有政事不決,大臣們爭執不休的時候。都會請太子出面發表意見,往往太子一言而定朝爭。
“諸公不必急躁,且聽我一言。高句麗雖地處偏遠,但誠心上表向我大唐稱臣。父親也遣使冊封榮留王高建武為高句麗王。高句麗即已接受冊封,就是我大唐屬國,高建武就是我大唐臣子。今淵蓋蘇文罔顧綱常,弒君篡政,將自己的國主分屍,丟在溝裡。此等行徑如禽獸何以?
且高句麗即為臣國,我大唐自當護其周全。臣國君主被叛逆殘殺,我大唐興兵為屬國君主報仇,誅殺叛逆,撥亂反正,匡扶正義,乃責之所在,義之所至也。
何況,高句麗四王子,死裡逃生,不遠千里前來我大唐長安求援。我大唐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我大唐威儀何在?信義何在?其餘屬國見我大唐如此行徑,豈不齒寒?
至於前朝勞師遠征,無功而返?前朝之敗,敗於濫用民力,缺乏統一部署,戰線過長,後勤難以供應,各自為戰,輕敵大意。今我大唐若與高句麗一戰,我竊以為,敵有三敗,我有三勝。
淵蓋蘇文以臣弒君,大逆不道,殘殺君主,人神共憤,道義無存。而我大唐為屬國國主復仇,誅殺叛逆,此乃大義。正義在我,此為義勝一也。
淵蓋蘇文殘忍嗜殺,為莫離支之後,更是殘暴荒淫無度。高句麗百姓深受其苦久矣,淵蓋蘇文已失其民心。榮留王高建武親民愛民,深得民心,我大唐以助其子回國登基為由,可得高句麗民心。民心所向,道之所存。此為道勝二也。
高句麗國小民少,國力能有幾何?兵微將少,戰力又能強到何處?且,淵蓋蘇文弒君得其位,軍中將領,上下官員豈能盡服?我大唐如今國力遠超前朝,我唐軍名將眾多,猛將雲集。我大唐以泰山壓頂之勢,獅子搏兔,上下一心,焉能不勝?此為武勝三也。
今我大唐以弔民伐罪,誅殺叛逆之名發兵高句麗,此為天時;高句麗四王子可為大軍嚮導,此為地利;淵蓋蘇文盡失民心,我大唐助仁王之子回國登基,民心在我,此為人和。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此戰必勝。
諸公,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李承乾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