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第2/2頁)
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的,凡事皆有正反利弊兩面,世人對鄭莊公的評價,就很複雜。
首先,鄭莊公是一名開明的雄主,善權術、輕禮義,而更關鍵的是,他作為周王室冊封的卿士——諸侯都是周王室的卿士,卻對周王室態度不恭,於是周桓王便夥同陳、蔡、虢、衛諸國聯合討伐鄭國,沒想到卻被鄭莊公帶著大將「祭仲」——前文「人盡可夫」典故其中的人物之一——等人,將周王室的聯軍擊敗,使周王室顏面喪盡。
鄭國因此成為當時中原最強大的諸侯國,而鄭莊公本人,亦被後世稱為春秋時代的小霸主。
正因為鄭莊公對周王室不恭,因此儒家弟子很厭惡前者,稱鄭莊公時當世「禮樂崩壞」的主要禍根之一,而一向對周王室很是恭敬的宋國,也因此與鄭國相互看不慣。
這也是鄭國與宋國後來戰爭不斷的主要原因之一。
【ps:到戰國時代仍對周王室表示恭順,且仍維持著朝賀獻貢習慣的國家,就只有宋國與魯國。】
然而,鄭國又是首個將國法明確「告知」於民的國家。
在鄭國之前,各國皆有各自的國法用來約束國民,但此時的國法,並不對外公開,倘若有人犯事,可能他到死未必明白自己究竟犯下了那條刑法。
更有甚者,此時的國法已成為權貴傾軋國民、平民的一種手段——反正國法不對外公開,我說你有罪那你即是有罪。
因此,當時各國的刑罰都很混亂。
在這種情況下,鄭國的國相「子產」決定改革,他在鄭簡公的支援下,鑄造了一隻大鼎,將鄭國的刑書鑄刻在這隻青銅鼎上,然後將青銅鼎擺放在王宮門口,讓全國的百姓都能看到這隻「刑鼎」,看到他鄭國的刑書。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