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東漢實行的是皇帝和外戚的“兩極”政局,明朝實行的是皇帝、太后、大臣“三極”政局。相比於兩極,三角政局更具有穩定性。

明朝為什麼沒有發生外戚專權現象?

宣宗臨終前曾向文武大臣發出一道旨意:“讓大兒子皇太子繼承皇位,眾位王公大臣都必須嚴守祖宗的家訓,各王謹守藩國。嗣君(指皇太子)年幼,惟望皇太后朝夕教誨訓導,你們文武大臣盡心輔佐,凡家國重務,必須上稟皇太后、皇后,然後去執行。”

這是宣宗的政治遺言,這其中有幾個關鍵詞:對王公大臣要求嚴守祖宗家訓;對皇太后要求“訓導教誨”皇帝,並決定軍國大事;而文武大臣只是“輔佐”、“執行”。也就是說宣宗在臨終前其實是把軍國大事的拍板權交給了太皇太后,她完全可以像東漢和帝時的竇太后那樣專權,事實上朝臣們也早已有人勸她垂簾聽政。

但後來的結果是,太后不願垂簾聽政,並把固定的早朝也罷掉,軍國政務委託楊榮、楊士奇、楊薄三人處理,這便是名垂史冊的“三楊輔政”。由此,朝政便形成了太皇太后、小皇帝及身後的太監、大臣這樣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太皇太后張氏。

第五章:中國和世界的時差(12)

現在看起來,太皇太后張氏沒有垂簾聽政及明代最終沒有形成外戚專權的原因主要有兩條:一是明初經過朱元璋、朱棣父子倆幾十年的努力,罷丞相,設內閣,成立廠衛特務組織,中央集權、皇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強。二是仁、宣時形成的文官政府格局中文臣對外戚勢力的牽制。而這兩條東漢政權都不具備。

外戚勢力沒有形成,但宦官專權在後來的朝政中卻屢禁不止,這又是為何?想當初,朱元璋鑑於歷代以來宦官的弊病,規定宦官不許讀書,不許干預政事,並在宮門掛一鐵牌,宦官干預政事者,斬!整個洪武時期對太監管束極嚴,稍有違法,就嚴厲懲罰,基本上沒有宦官干政的現象,但僅僅過了幾十年,宦官勢力就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這一切又是怎麼形成的?

歷代皇帝的規矩大多是給臣僚們制定的,對於皇子黃孫們則常常“王顧左右而言他”。事實上,帶頭破壞規矩的,正是這些皇子皇孫們。

光武帝劉秀開國初就嚴厲禁止外戚干政,但最終東漢幾乎毀於外戚之手;朱元璋立國之初也鐵腕治宦官,可最終明代二百多年,宦官屢次興風作浪,禍國殃民,歷史為什麼偏偏要和開國皇帝們作對呢?他們的子孫為何偏偏這般不聽話呢?

我們回過頭來再重溫一下宣宗皇帝的那句遺囑:“……眾位王公大臣都必須嚴守祖宗的家訓……”

朱元璋在宮門掛鐵牌:宦官干預政事者,斬!這絕對是祖宗家訓。

想當初,宋太祖也有一塊誓碑,不過沒掛在宮門口,而是立在太廟裡,上面寫著:趙氏皇帝不能殺士大夫和上書言事的人。歷代皇帝在太廟拜竭完畢後必須恭讀太祖誓詞。這也絕對算是宋朝的祖宗家訓。

縱觀宋朝,歷代皇帝基本上都遵從了宋太祖的要求,沒殺士大夫和上書言事的人。可明代的皇帝們大都將朱元璋的家訓忘了個一乾二淨。

一樣的家訓,不一樣的遵守,朱元璋的子孫和趙匡胤的子孫們相比,做人的差距怎就那麼大呢?

問題出在遺囑的內容上,趙匡胤是給未來的皇帝提要求,而朱元璋是給臣下提要求。宣宗只是要求“王公大臣要嚴守家訓”,至於未來的皇帝是否遵守,他沒說。

事實上,經常破壞制度的正是皇帝自己。

朱元璋時期,宦官不敢幹預政事,但到朱棣時,“祖制”就被破壞了。朱棣在北平當燕王時,曾有多次情報都是由建文帝宮的太監送出的。靖難之變中,南京被朱棣攻下,宦官為朱棣爭奪帝位立下汗馬功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撿來的蜜糖

撿來的蜜糖

鼕鼕
遊戲 完結 6萬字
地獄獵場

地獄獵場

遊戲 完結 30萬字
天罡刀

天罡刀

風雅頌
遊戲 完結 54萬字
彥夕修仙路

彥夕修仙路

熱帶雨淋
遊戲 完結 46萬字
惡棍的陷阱

惡棍的陷阱

你妹找1
遊戲 完結 9萬字
龍御四海

龍御四海

青龍
【高強度爽文+強者回歸+熱血神醫】 楚陽被小姨子誣陷非禮,被前妻羞辱趕出家門,暴打重傷住院,卻意外覺醒母親的龍門傳承,他才知道,自己是當世龍子,真龍怎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小姨子的輕視,前妻的羞辱,這一切,楚陽都要找回來。 從此,真龍現世,楚陽曾經失去的,要千倍萬倍的奪回……</p>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龍御四海》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p
遊戲 連載 172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