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任兵部和禮部尚書,後來因“烏臺詩案”被人羅織罪名,差點被殺,只因當時的太皇太后曹氏的勸阻,神宗皇帝才下令只是將蘇軾貶官了事。
當時,曹氏病危,神宗皇帝去看她,她說:“當年仁宗皇帝策試舉人回來,見了蘇軾兩兄弟的文章很高興地對我說:‘我為子孫得了兩個相才。’如今不但沒有重用他,反而要把他下獄處死。蘇軾無非是作了幾首小詩,發了一點牢騷罷了,這是文人的習性,若是抓到了一點小小的不慎之言,就羅織成罪,何以對得起仁宗皇帝?何以對得起太祖皇帝非叛逆不殺士人的祖訓?”在曹氏的勸阻下,神宗終於將蘇軾釋放。
蘇軾的遭遇和曹氏的話語都能從一個側面證明當年仁宗皇帝是十分愛惜人才的。不幸的是,蘇軾遇見仁宗不到六年,仁宗皇帝就去世了。假如蘇軾早出生十年或仁宗皇帝晚離世十年則蘇軾的境遇可能大大的不同。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四章:文官政府(6)
晏殊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也是仁宗時代著名的政治家。晏殊14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仁宗即位後將晏殊一路升遷,由右諫議大夫兼侍讀學士加給事中,進禮部侍郎,拜樞密使、參加政事加尚書左丞、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封臨淄公。
在宋仁宗的支援下,晏殊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大興學校,任用范仲淹為老師,教授學生知識。學生從這所學校畢業後成為當時的知名文人和朝廷重臣。宋代的興學之風從這時開始。當時重才、選才、育才,以晏殊為最。范仲淹、孔道輔、韓琦、富弼、宋庠、宋祁、歐陽修、王安石等都出自晏殊的門下。這些如果沒有當朝皇帝仁宗的支援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仁宗朝也被稱為宋代人才最多的朝代。
3
北宋的軟弱,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仁宗皇帝的軟弱。在人的性格中,仁慈經常和軟弱密不可分。仁宗皇帝以仁慈著名,同時也經常以軟弱示人。
分析仁宗的成長經歷,也許能發現他性格形成的原因所在。他執政前期遇到了強悍的劉太后,他執政的末期有精明的曹皇后。
劉太后本名劉娥,她就是戲劇中“狸貓換太子”的主角,她是宋真宗後期的皇后。後世史家對她的評價是:“雖政出宮閨,而號令嚴明,恩威加天下”。
當年,真宗第一任皇后郭皇后病逝,皇后一位空缺。宮中候選人有兩個:一是宰相沈倫的孫女沈才人,另一個是出身寒微得劉娥。
朝中大臣、皇親國戚一致要求立沈才人為後,而堅決反對立劉氏為後。翰林學士李迪甚至公開進諫,說劉氏出身寒微,不可以母儀天下。
北宋朝臣反對宋真宗立劉氏為後和唐朝時朝臣反對唐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后的情形極為相似(唐高宗和宋真宗都是開國的第三任皇帝),但最終真宗還是選擇了劉氏。
真宗選擇劉氏的原因似乎很簡單,劉氏漂亮活潑,來自民間,沒有貴族家庭大小姐般的驕縱之氣,嫻淑而樸素。而且記憶力極強,經常陪同真宗批閱各地的奏章。
從表面上看,真宗本人在選後問題上採取的是實用主義原則,漂亮能滿足皇帝的情慾,活潑又一改宮中死氣沉沉的氣氛,勤儉能為皇帝贏得好名聲,聰敏勤快又能減輕真宗政務的辛勞。
而實際上真宗選擇劉氏或許有防止外戚專權的考慮、或許有對貴族階層的厭惡、或許有對抗進諫大臣、宣示皇帝威嚴的心理。
宋朝之所以宦官未能興風作浪,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宋朝有較完備的文官制度。
天禧四年二月,真宗在執政22年後突染風疾不能理事,政務多交劉皇后裁決。宰相寇準、李迪認為自古皇后干政是國家的大忌,所以謀劃讓太子監國。結果太子並未掌權,寇準與李迪二人反被罷去宰相,貶到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