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黃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黃花是鐵血書庫的管理人員,做為一個女孩子,寫如此細膩的文學,難得,可喜的是利用現成的很富有文學意味和戲劇性的戰爭故事作為文章的骨胳,以此作為進一步進行藝術結構的依託,而她自己又是在這個戰鬥發生的場地裡生活過,為此又多方收集材料,總算不是輕率從事;但把那麼一系列戰鬥故事寫成長篇小說,確實是件值得鼓勵的事情。站在後來人的立場上來說,可以不管60年前的那場波瀾壯闊的抗日戰爭具體史實,完全按照創造典型人物的藝術要求,自編一個生動的故事,以此免得受到史實的限制,那場抗日戰爭如此壯麗而悲壯,有無數可歌可泣的事跡。可黃花並沒有這樣做。真實的歷史,真實的再現,山東抗戰也有無數的題材可歌頌,可以描繪,使黃花能夠沿著歷史發展的軌道,比較順利地歌頌不屈不撓的戰鬥。
由於日軍的先天劣勢,採取的是區域重點協防,無法有效地對整個佔領區實施軍事控制,加上殘暴的本性,基本上不將無法有效控制的地區視作已佔領地區,而是當成敵佔區對待,要進行血腥清洗,以形成荒無人煙的軍事緩衝地帶。日軍犯下的暴行罄竹難書,沿岸民眾遭受的苦難之深重,史上罕見。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老百姓的生命力素來極其頑強,大屠殺總有漏網之魚,總有能僥倖逃生者,就象割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長出一茬,殺不光,滅不絕。
日軍進攻抗日遊擊隊招來了敵人的屠殺,所以被屠殺的愛國勇士才是罪魁禍首,而不是動手的日軍,要為被屠殺而造成傷亡負責。媽的,這都是屈膝投降的軟骨動物的自我開脫之辭,反而迷惑著現在大多數人的思想。對此,騎王憤怒而刻薄地評價:&ldo;這種可笑言論之所以可笑,在於它割裂了前因後果。沒有入侵,沒有日本強盜的暴政,善於忍辱負重的中國老百姓怎麼可能起來反抗?反抗會招來屠殺,所以我們就應該投降,應該接受被奴役的命運?由於反抗者的反抗,導致願意當個安穩奴隸的人也有可能被屠殺,侵犯了他的被奴役權利。&rdo;
領著鬼子漢奸的三福子見迎門那棵杜梨子樹上掛著死的渾身硬透的他媽,這倆小畜生竟帶著東洋人去抓鄰村的鄉親,她覺得沒臉再見人,斷胳膊又見天撕心裂肺疼的,實在遭不了那罪,她哭著自各找了根繩子到那老梨樹上吊死了。鄉土味也是新穎的,真實的。村長,王財東畏懼抗日鋤奸隊的威力,又害怕人言,活生生的人物,當時中國就有這麼個特殊的階層。
原來威震膠東的用土炮擊落日軍飛機雷神廟戰鬥還有這個插曲,騎王算是又受到了文史教育,國民黨駐文海城管理公署專員孫錫抗日之心不堅決,過於迂腐,既然能把公署的槍枝、裝備交給起義部隊,何不守土抗日,非要帶著印章和公款去武漢向國民政府交職。
黃花這本書沒有抒情似的描寫,沒有刻意的塑造,沒有太多的yy,沒有過於血腥的描寫。她力圖為讀者展現一幅融膠東民俗、民風、抗日、鋤奸為一體的畫面,作者自己說刻畫女性人物為主,確實,揚華------受盡了折磨而咬碎了自己的舌頭,她的遺體被地下黨送回麥山夼安葬耐古山上。&ldo;洪娃和楊華的學生們把學校院子裡那些杜鵑又移回山上,在楊華的墳墓周圍栽滿了山杜鵑,許是這些杜鵑沾染了楊華鮮血的緣故,從此,耐古山上的山杜鵑漸漸的都由本來的粉紅色變的火紅,這就是那每到夏秋時節迎著斜陽一簇一簇的怒放,紅遍了山巒的映山紅了。紅的耀眼、紅的讓人見了難以忘懷,紅的象革命烈士那永不熄滅的生命的火焰。&rdo;讀到此處,不禁心潮澎湃,每個人都會死去,區別只在於是如同鴻毛還是泰山?有些人死的價值如何我不知道,但是在這裡躺下的揚華,她是如同泰山一樣的偉大,共和國的旗幟上有她血染的風采。對子、戲班主角,就連十三門樓的妓女都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