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的前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魯道夫補充著,“造價不能太高,這種輕型武器需要大批次裝備,精度也沒有太高要求,我們只需要將炸彈扔進戰壕。”
迫擊炮的研發啟動了,狙擊炮仍被大量訂購了。畢竟在運動戰中,這種小炮可以輕鬆擊毀機槍。不到兩百斤的火炮,對於連級的火力,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只有魯道夫覺得,相較於迫擊炮,它的火力實在有些弱。魯道夫的認識還是停留在未來世界,他根本沒有意識到現在迫擊炮的侷限性。至少在射程方面,就達不到基本要求。作為陪伴奧匈走過一戰的37炮,自然有它存在的價值。
時間轉眼就進入了1914年,魯道夫度過了新生活的第一個新年。這裡與後來唯一的區別,就是新年音樂會是在國立歌劇院舉辦,而不是後來聞名遐邇的金色大廳。
魯道夫收到了新年禮物,就是他心心念唸的迫擊炮。迫擊炮的製造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
腦洞大開的設計師果然拿出了空氣炮這種神奇的東西,還有帶著膛線的迫擊炮。
魯道夫不斷解釋,竭盡全力地向設計師描述。輕便的,可拆卸的,具有現代意義的迫擊炮終於設計出來了。
可千算萬算,炮彈又出現了問題。這種柱狀的炮彈,穩定性極差,容易炸膛,打出去後,射程只有600米,而且到處亂飛。
經過一番跨越時代的交流後,帶有尾翼的炮彈也被研製了出來。
1914年初,奧匈的迫擊炮正式定型了。這種輕型迫擊炮共有三種口徑,60,80,和120。但經過實驗,軍方只大量訂購了80和120兩種口徑的迫擊炮。
80迫擊炮重約60kg,射程可達2500。炮彈威力因為技術原因,無法和二戰相比。其他效能基本達到了預期,至少可以比擬民國二十式82迫擊炮。
120迫擊炮重240kg,射程達4000。這門中口徑炮是計劃外的產物,但卻令軍方喜出望外。原因不疑有他,那就是物美價廉。
這款炮在各個方面完全碾壓了8青銅炮。對比剛剛在斯柯達和百祿的75和77山炮,又有著威力大,方便攜帶的優點。最為重要的,它的造價只有山炮的八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