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拉克打得大敗,最後,伊方竟然派出三萬名經過基因改造的飛人,以血肉之軀加上衝鋒鎗、手榴彈,突破美國航空母艦叢集的防守,徹底擊潰對方。在《全頻道阻塞幹擾》中,北約軍隊大舉入侵俄羅斯。由於北約方面電子技術的領先,俄軍雖然有大量的常規武器,但仍舊節節敗退。關鍵時候,俄羅斯科學家米沙駕駛&ldo;萬年風雪&rdo;號太空聯合體衝進太陽,誘發巨大磁爆,將地球上的所有無線電通訊全部幹擾。於是,戰爭恢復為常規武器間的直接較量,俄羅斯最終憑著武器數量上的優勢贏得勝利。
在長篇科幻小說《超新星紀元》裡,這種創作意圖得到最突出的表現。一顆超新星在距地球極近的地方爆發了。受輻射影響,所有成年人都將死去,只餘下最大十幾歲的孩子延續人類文明。各國的成年人都抓緊時間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孩子,這中間就包括軍事知識和技術。
小說後半部分,世界各國的孩子們把先進武器拿出來,擺到南極的荒原上玩戰爭遊戲。在這裡,作者給了我們一個信服的解釋:技術好學,戰術難練。於是,複雜的戰術無法實現,僅經過臨陣磨槍的孩子們只好把坦克、飛機等武器拿來面對面射擊。
另外一個戰術落後於技術的例子,就是日本作家田中芳樹的《銀河英雄傳說》。在那部鉅著中,超光速飛船、能量炮、&ldo;傑服粒子發生器&rdo;、&ldo;空雷&rdo;等未來武器比比皆是。但成千上萬艘太空戰船在宇宙間撕殺才是小說的重頭戲。那一場場持續時間最多不過幾小時,但動輒死亡幾十萬人的慘烈戰爭,確實能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不過,據熟悉歷史學的朋友介紹,《銀河英雄傳說》中的許多戰例,都是對傳統海戰中巨艦大炮對射戰術的模仿,甚至,作者本人就把小說中的伊謝爾倫要塞稱為巨艦大炮主義的產物。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