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然,科幻作家們絕不會放過這麼重要的科學問題。他們很早就發現它的魔力,並在作品裡進行展示。本章從基因工程開始介紹這一大類題材。
今天,克隆技術成為社會熱點。複製人的命運在科幻作品裡也被密切關注著。再進一步,從現實科學轉移到徹底的科幻世界裡,就出現了&ldo;複製人&rdo;題材。當然,最徹底的,莫過於從基因水平上打造新人類。
第一節: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指不同的生物體的脫氧核糖核酸在體外經過酶切、連線,構成重組脫氧核糖核酸分子,然後轉入受體細胞,使外源基因在受體細胞中表達。(《簡明生物學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1226頁)這段文字翻譯成白話,大約就是把不同物種的基因象積木一樣拼起來,拼出個全新的物種。
科幻巨片《侏羅紀公園》和它的兩部續集,是基因工程題材的代表作。在第一集裡,史匹柏用科教片的形式,講述了復活恐龍的全過程:1、尋找琥珀裡包裹著的古代蚊子,吸取其中的恐龍血液。2、由於時代太久,血液中包含的基因殘缺太多,科學家們用青蛙的基因進行修補。3、為了保證公園安全,科學家們修改部分基因,使恐龍不能自己合成穀氨酸,必須由人類提供特製食品。並且,科學家們令出生的恐龍都是雌性,保證它們不能在人類控制範圍以外繁衍。
當然,在這部分,影片也交待了一個背景:數以億計的基因片斷,就是全部讀一遍也要兩年多時間,更何況要分析出它們與具體性狀間的關係。所以,這些安全保障最終都沒有實現:侏羅紀公園毀滅後,恐龍在野生環境下不僅生存下去,一些母恐龍還變性成公恐龍,令整個種族繁殖下去。
這樣,在影片裡出現的恐龍,都已經不是古生物學上的恐龍了,它們近似於鳥,智慧極高。到了第三集,甚至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刺龍。而且,爬行類的恐龍,其智慧已經超過靈長類的黑猩猩,彼此間甚至可以用語言交談。
當然,僅僅複製已經存在過的生物,還不算基因工程的神奇之處。象拼積木一樣隨意拼接基因,製造根本不存在的生物,才顯基因工程偉大,或者說可怕的一面。《龍的傳人》(王晉康著)就是寫這樣的基因工程:科學家們按照中國古代傳說中龍的形象,製造出活的龍。小說裡,除了作為實驗物件,這條活龍並無實際價值。
第二節:複製人的命運
如果評選當今最受社會大眾關注的科學詞彙,&ldo;克隆&rdo;大概跑不出三甲行列,雖然能講清什麼是&ldo;克隆&rdo;的人寥寥無幾,但這不妨礙大報小刊都拿它作文章。
一九九七年,克隆羊多莉在英國誕生,似乎在世人面前開啟了一個新時代。數不清的媒體在報導&ldo;克隆&rdo;,數不清的專家在探討&ldo;克隆&rdo;,數不清的政客在利用&ldo;克隆&rdo;。但是,對於全世界科幻愛好者,&ldo;克隆&rdo;絕不是一個剛剛冒出來的新概念。恐怕大家只是覺得:哦,克隆技術已經實現了嗎?我等它好久了!
現實中的克隆技術,其實只是一種生育技術。在克隆技術誕生前,人工授精、試管嬰兒等技術都曾讓輿論大嘩,但第一代試管嬰兒如今已經到了作父母的年紀,人們也不再關心這個問題了。只不過在克隆技術中,孕育後代的不是生殖細胞,而是體細胞。所以,它對世人的震憾更大一些。
遠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英國作家阿爾杜斯赫胥黎(aldohuxley,1894‐‐1963)創作了科幻文學史上的不朽佳作《美麗的新世界》(brave new world,1932)。構成書中&ldo;福特紀元七百年&rdo;之未來社會基礎的,便是透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