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章:走入精神世界
a二章簡介
第一節:兒童心理
第二節:行為科學
第三節:社會心理學
第四節:智力
第五節:記憶
第六節:情緒控制
第七節:心理變態
第八節:性心理
a二章簡介
本章介紹要科幻作品中與心理學有關的題材。和我們的身體相比,我們的心靈離&ldo;人性&rdo;這個概念更近一步,這一點諒無疑義吧。
和醫學領域一樣,科幻作家不會關注所有的心理學領域,而是那些與人性本質最近的課題。從流派角度看,行為科學心理學可以說是心理學中&ldo;最科幻&rdo;的門派,它&ldo;致力於&rdo;將人類簡化為機器和動物,不僅曾經有極大的社會影響,在心理學界內部也是大褒大貶,眾說紛紜。行為科學心理學歷來受科幻作家&ldo;青睞&rdo;,只不過一向在科幻作品裡充任反面教員。
從學科角度看,社會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在科幻小說也有相當位置。從心理學研究物件上看,智力和記憶是人的心靈中比較有機械色彩的部分,很容易讓人聯想到&ldo;編碼&rdo;、&ldo;程控&rdo;之類概念,當然也就很容易進入科幻作家的視野。至於心理變態和性心理,雖然並非科幻小說所長,似乎更容易走進言情小說、偵探小說,或者主流文學。但也不妨礙有個別科幻作家在這方面下了功夫,並結出碩果。
第一節:兒童心理
在科幻中,有一類比較少見,但趣味盎然的題材‐‐兒童心理題材。這裡所說的兒童心理題材,不包括專門給少兒讀者寫的科幻,如中國的《小靈通漫遊未來》,或者俄羅斯少兒科幻作家佈雷切夫的少兒科幻小說。也不是指描寫生活在正常環境下的正常兒童的科幻作品,如史匹柏的《et》。兒童題材科幻以&ldo;孩子&rdo;為幻想的物件,並且是創作給成年人看的。
這些作品裡的孩子往往超越了人們的常識。常識中的孩子天真浪漫?那麼,兒童題材中的孩子往往狡猾奸詐、冷酷無情。現實中的孩子知識少,閱歷少?那麼兒童題材中的孩子們則是知識淵博、老謀深算。總之,作者努力要打破你對少年兒童的習慣看法。
每個成人都有自己的少年時代。不過,成年人再回過頭與少年兒童打交道,卻非常的不容易。蓋因他們已經適應了成人社會的遊戲規則與思維習慣。兒童的思維方式不僅異於成人,更有其獨特價值。只不過這種價值一般都被忽視了。
科幻巨片《星球大戰》裡,&ldo;童子功&rdo;便是傑迪武士們修練的重要基礎。在盧卡斯二十多年前推出的&ldo;正傳&rdo;裡,天行者盧克青年時代開始學習&ldo;傑迪&rdo;,約達大師就說他的思維已經凝固,無法教育。推薦人克諾比好說歹說,才勸服老師收盧克為徒。而在不久前上演的&ldo;前傳&rdo;裡,盧克的父親,天行者阿納金不到十歲時被帶到&ldo;傑迪師傅&rdo;們面前,約達就認為他已經超過了適合訓練的年紀。而在由電影改編的小說裡,作者更是明確&ldo;規定&rdo;,傑迪修練必須從幾個月起開始!
當然,在星戰系列中,兒童思維方式不是主題,只是個背景。專門描寫兒童思維的科幻佳作,當推美國科幻作家劉易斯帕吉特(庫特納夫婦)創作的《好難四兒啊,那些鵓若勾子》。這個沒有明確意義的標題來自《愛麗斯漫遊奇境》,原本就是指無法理喻的怪異邏輯。
在這篇科幻小說裡,一百萬年後某個未來人發明瞭時間機器。他把自己孩子玩的益智遊匣放在機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