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而我卻聽不見任何聲音。在牆壁上,至今還有一個小洞,那是人們居住時,放置油燈的地方。窯頂上還有幾片青瓦,搖搖欲墜,顯得異常沉重。院落裡雜草叢生,昔日的土牆也矮了許多,已經不能稱為牆了。倒是窯洞前面的那片棗樹林,依然茂盛如花,竟相開放。
棗樹旁邊還有一口水井,井口處長滿雜草,水井深不可測,就是不知井下有水沒有?
過去,村民居所一般以窯洞為主。其中原因,不外乎蓋房所需材料的貧乏。窯洞又分土窯、磚窯、石窯。土窯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然掏洞而成,相當於過去的洞穴;另一種是人工製造而成。兩種窯洞我都住過,外祖母住得就是前一種窯洞,祖母住得就是後一種窯洞。從外表來看,窯洞沒有房屋那麼美觀漂亮,但它好住,冬暖夏涼是它最大的優點,而且窯內地氣滋養,適宜人類生活,存放糧食十年不壞。隨著社會的發展,村民居所逐步由窯洞進步到土房、磚瓦房、小樓房。院落有四合院、二進院、三進院之分。
如今年輕人講究排場,一般是不住窯洞的,只有老年人喜歡。在平川地帶,人們還是習慣住木料房,有條件的都住小二樓了。現在村裡,洞穴這種窯,基本上是沒人居住,人工製造的那種窯洞還有幾孔,木料房屋也快淘汰了。如今蓋房不說立架割門窗,都是鋼筋水泥房,門窗也換成了鋁合金。還有一個變化的,就是磚的顏色。過去是青藍色,現在是褐紅色。這也許是時代進步的又一個方面。
家有長輩的話,長輩就住在院落正房的東面,小輩依次住在下面,廁所一般建在院落的西南方位。一般家庭,在院裡都蓋東房,西房,南房,各有用處。蓋東房是為子孫後輩,取意後輩興旺發達;西房一般是存放雜物,放煤,放柴禾,放農業生產用具;正房居住,也存放糧食;南房一般不用,唯一有用的機會,就是等老人下世後,作為靈室。
過去,村裡人一般都習慣在院落裡打窖,窖的位置在院落的南面,這兒好像還有一個說法,意思是把院落分成三等份,窖的位置只能打在院落靠南的那一份裡,當然這是老人們留下來的規矩,合理不合理,科學不科學,我是不知道。況且現在村裡人也很少打窖了,以前人們用窖存放過冬用的一些蔬菜食品。如:土豆,白蘿蔔,白菜。現在人們都買新鮮菜,窖也就不打了。有人打,也是極其少數的。
村民還習慣在院落種些水果樹木,如:棗樹,杏樹,榆樹,蘋果樹,梨樹,葡萄樹,香椿樹等等,一是可以隨時吃些水果,二是可以裝點美化院落。 。。
建築:“城南第一院”
建築:“城南第一院”
說起村民居所,不得不說一說“城南第一院”:它位於村中間,東西約六十五米,南北約七十五米,坐北朝南,四周高牆由青磚壘成,青磚下面由青石奠基,牆高約十米。磚圈大門,大門頂上有三塊由磚砌成的長方形,原先裡面有字。據父親記憶,正中為四個字,旁邊各兩個字。現在字是沒有了,也不知原先寫的是什麼。大門兩旁有兩塊石雕,嵌在牆裡面:一幅是花瓶裡插著一束乾枝梅,一幅是花瓶裡插著一束牡丹花。
進入大門,有三間南廳,門頂上有一塊匾,上書“敬德修業”四個大字,村裡人說那字好像是春林先生所寫,如今這塊匾也不知下落。南廳西面是牲口房,後來是村裡的電磨房,現在是一戶人家的新宅。正對大門是一個大照壁,照壁西面有兩個門:一個是花倚門,通往中院;另一個是場門,通往場院。聽村裡老年人說,場門上還寫著兩個字:場圃。進入花倚門,就是中院了。中院有三間東房,也有三間西房,在花倚門兩旁,又是一排房。
從中院再往裡走,經過道廳,過道廳兩邊又是一排房,好像是七間,裡面就是後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