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笑,在不做聲,石嵩估計他是在等待自己的問題,就笑道:“大師可知我的來意?”老僧含笑不語。石嵩哦了一聲後,那老僧才笑道:“逆天!”
石嵩心中一喜,看來這老和尚真知道,自己這行為可不就是逆天麼,急忙下拜道:‘還望大師指教!”老僧見石嵩如此大禮急忙上前把石嵩攙扶起來說道:“施主請坐,先請老衲給你說個故事!”
“故事?”石嵩這個洩氣,這現在無論是誰總愛跟自己說故事,要是沒事的時候也好,可現在25天了火燒眉毛那有什麼時間聽故事呀,但看到老和尚一臉和藹的表情。怎麼好打擊人家,在說了還要求人辦事呢,聽吧,石嵩和老僧分別找了兩個蒲團坐下,二人坐定後就聽那老僧開始道:“你知道佛教怎麼來的麼?”
石嵩啞然失笑這問題誰能不知道,就是對佛教一點也不瞭解也應該聽說過,於是便道:“是佛祖喬達摩·悉達多創立的。”
老僧點了點頭又問道:“那你又知道佛祖為什麼會突有創立佛教之心嘛?”
石嵩點了點頭,這個他也聽說過一點於是就道:“聽說好像是佛祖多見人間疾苦,於是就想辦法想讓人們擺脫生老病死這些痛苦,於是才創立了佛教!”
老僧這次沉默了一會才慢慢道:“當年佛祖出城遊玩,看見一位老人拄著木棍,艱難地移動著腳步,走出不遠又看見一個病人倒臥在汙泥中,正遇著一群鳥啄食一具屍體。他問一個過路人,這是怎麼回事,過路人說:“真是少見多怪,這種事經常發生,又不是第一次”。回宮後,他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十分的煩悶和苦惱。他在想:難道人的一生就不能免除生、老、病、死的痛苦嗎?又有一天,佛祖看見一個人穿著破爛的衣服,捧著一個瓦缽,現出一副悠然自得,富足快樂的樣子。佛祖問隨從這是什麼人。隨從說:“這是出家修道的人。”悉達多趕忙向修道者行禮,並問他為什麼會這樣的快樂。修道者對他說:“世事無常,只有出家人可以得到解脫。”石嵩聽老僧講完,忙擺出一副受教了的表情。心道:”這佛經裡的故事你拿給我聽幹什麼。”
老僧接著道:“於是佛祖就有了出家之心,於是便離家出走四處尋訪名山大道,可是走了好久好遠都沒有找出家人的聚集地!”說到這裡石嵩微笑著搖了搖頭心道:“佛祖腦子也怪慢的,那個時候的出家人那裡跟現在一樣,長居寺廟,不化齋不傳道的。要是有聚集地就不叫出家人了!”老僧沒有注意到石嵩的表情就見他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就當一日佛祖累的走不動了,坐在樹下休息的時候。這時候那數忽然開口說話,那樹說道:“你為何坐在我的身下!”佛祖當日就說道:“烈日當空,酷暑難耐!”那大樹聽完道:“那誰來為我遮擋烈日呢?”佛祖聽完當時就一楞。好半天佛祖才道:“你可以換個地方!”大數渾身顫動樹葉紛紛落下道:“天下何處沒有疾苦?”佛祖頓時有所感悟。於是佛祖問道:“天下疾苦要如何才能消解?”大樹道:“你坐我身下幹什麼?”佛祖這時候眼睛又是一亮。佛祖道:“神仙!我要出家,教給我怎麼才能如你一樣為人們遮擋疾苦吧!”如果我可以的話,我就不會在這裡也受疾苦之痛了。前人大道雖度了眾生,卻也多有缺陷。”大數說完變成一個青衣老者踏風而去,而佛祖就在那裡一坐就是六年,由根據那個奇人的對話終於總結出佛家四諦。開創佛門。
老僧手完長出一口氣隨後又道:“四諦也就是四個“真理”: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諦”是說人的一生到處都是苦,生老病死喜怒哀樂其實都是苦。“集諦”指人受苦的原因。因為人有各種各樣的慾望,將願望付諸行動,就會出現相應的結果,那麼在來世就要為今世的行為付出代價,即所謂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滅諦”是說如何消滅致苦的原因。要擺脫苦就要消滅慾望。“道諦”是